民生平安銀行1日蒸發136億 銀行股機構策略回溯--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銀行頻道

民生平安銀行1日蒸發136億 銀行股機構策略回溯

証券時報

其中嘉實滬深300指數持倉民生17902.0837萬股,持倉招行11,200.1030萬股,持倉交行15,556.8109萬股,持倉浦發8,870.3504萬股,持倉興業5,984.2256萬股,而這個期間,招行上漲4.16元,民生上漲4.79元,興業上漲7.16元,浦發上漲4.19元,交行上漲1.2元,因此在這近兩月裡,上述5銀行股乘以各自上漲的幅度,民生獲利8.6億元,招行獲利4.7億元,浦發獲利3.7億元,交行獲利1.9億元,興業獲利4.3億元。公開數據顯示,長城品牌優選基金近三月漲幅15.71%,低於同類平均19.12%的漲幅,也低於滬深300指數20.27%的漲幅,在同類346隻基金中僅排名97位。
2013年03月13日09:34        手機看新聞

  大盤震蕩調整,大盤股的代言之一銀行板塊“悲喜錄“仍然在繼續。

  3月12日大盤大跌1.04%,民生銀行下跌4.7%,平安銀行下跌4.02%,分列銀行股跌幅前兩位,當日兩股分別蒸發108.48億元和28.301億元。

  從去年12月5日A股啟動上升走勢至今,銀行股經歷了三個階段“上漲、再上漲、轉跌”三個階段。史玉柱由於重倉8.096億股民生銀行,可謂“意氣風發”,在這三個月裡收益高達26.6億元。

  那麼這三個階段中,到底基金、私募、保險、外資等機構在這場銀行股“盛宴”中到底獲利多少呢?21世紀網在下面為您仔細梳理,重新起底,還原銀行股背后的機構獲利情況。

  探究獲利的背后,我們更希望的是研究銀行股背后的機構投資邏輯,“歷史的歸歷史”,前期獲利歸前期獲利,銀行股的上漲,可謂在2月4日后戛然而止,截至3月12日收盤,共計21交易日,隻有5個交易日上漲,這並未改變銀行股一路下行的態勢。

  “銀行股‘氣數’早在二月已竭!”一保險公司投資老總告訴21世紀網,綜合來看這三個階段裡,基金、私募個別獲利,保險乘機跳出“深淵”,外資“撈一把”就跑,未來的銀行股是否還有投資價值?

  四季度基金減倉多:非銀行股上漲推手

  從去年12月5日至2月4日,銀行股的走勢近乎創造了幾年來的神話。銀行股指數在在2009年突破2100點后,便一路下跌,並成為此后三年的最高點。

  不過戲劇性的變化來自於2012年12月5日,伴隨海外資金建倉香港的中資銀行股,A股銀行股開始集體“異動”,並一路高歌猛進,於今年2月4日這天創下指數新高2032.96點。短短兩個月時間裡,銀行股指數上漲了24.9%。

  平安銀行則成為“領頭羊”,從2012年12月1日至今年3月6日,上漲了86.9531%,民生銀行則以62.1622%位列第二。在所有上市的16家銀行中,除了工行和中行外,其它14家銀行漲幅比均在兩位數以上。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這個期間,漲幅靠前的基金並不重倉銀行股。從去年12月1日至今年2月底止,業績排名前15名的基金中,除了中歐盛世成長B重倉了北京銀行外(根據2012年基金四季報),其它基金持倉中並無銀行股。

  這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基金非銀行股上漲的推手。WIND四季度基金持倉銀行股統計數據也很好的証明了這一點:

  在所有16家上市銀行中有12隻遭到基金淨減倉,減倉要超過加倉數。其中36隻基金持有工商銀行,淨減倉(減倉數—加倉數)1753萬股﹔25隻基金持有華夏銀行,淨減倉182萬股﹔15隻基金持有建設銀行,淨減倉782萬股﹔64隻基金持有交通銀行,淨減倉3996萬股﹔175隻基金持有民生銀行,淨減倉15485萬股﹔13隻基金持有南京銀行,兩隻基金減倉140萬余股,無基金加倉該股﹔19隻基金持有寧波銀行,淨減倉21萬股﹔30隻基金持有農業銀行,淨減倉3720萬股﹔143隻基金持有浦發銀行,淨減倉12301萬股﹔98隻基金持有興業銀行,淨減倉7492萬股﹔155隻基金持有招商銀行,淨減倉7279萬股﹔7隻基金持有中國銀行,淨減倉460萬股。

  四季度基金僅在3隻銀行股上加倉超過減倉數。其中共有41家基金持倉北京銀行,除了中証南方小康產業指數基金加倉84萬余股,工銀瑞信添頤券基金加倉5萬股外,其余39隻基金均和上季相比無加倉舉動。

  另有10隻基金持有光大銀行,分別有一家基金加倉53萬余股和減倉36萬余股,也即淨加倉17萬股。

  還有46隻基金持有平安銀行,其中17隻基金減倉707萬余股,11隻基金合計加倉715萬余股。雖是略有增加,但淨加倉也僅多了8萬余股。

  除了上述15隻銀行股外,中信銀行僅有4隻基金持有,且是唯一一隻無基金在四季度加減倉的個股。

  從上述統計數據可看出,去年整個四季度,基金並非外界所猜測的,提前布局銀行股。整體來說隻有少部分基金享受到了銀行股上漲,大部分基金並沒有如此“好命”。

  雖然這不排除基金或許會在2013年1、2月份裡面乘勢追高,但是在21世紀網的採訪中大部分基金經理、投資總監表示,基金追高的可能性非常的小。

  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一位基金經理在接受21世紀網採訪時,也認可上述說法。“由於今年經濟處於弱復蘇,我們都不太看好銀行股,我掌管的基金銀行股倉位非常輕,連標配都沒達到。另外到年底,公募基金和社保倉位很重,也無錢再買銀行股。且這種交易性機會對基金公司來說也不合適。”

  上海某中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則進一步指出,除了上述原因外,還有就是銀行股指數從12月5日收盤1634.52點,到2月5日創下最高點2032.96,共計41個交易日上漲了近400點,約每天上漲近10點,個股在該時間段也是漲幅頗大,比如漲幅最大的平安銀行在該時間段上漲近67%,位列第二的民生銀行上漲近39%,銀行指數和個股基本上無像樣調整,更讓不少基金心裡沒底,選擇觀望為上。

(責任編輯:曹華、呂騫)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