攬儲大戰中,銀行並非真正的贏家。
攬儲大戰·戰略戰術
級別不高、網點不多、支付手段欠缺,造成村鎮銀行難以吸收存款的尷尬局面。據了解,銀監會曾對村鎮銀行存貸比做出寬限,即開業5年內不對存貸比進行考核。重慶首批村鎮銀行於2008年成立,以此推算寬限期也即將到期。在大銀行“夾縫”中艱難生存的村鎮銀行,完成存貸比考核的難度可想而知。
為了吸收存款,一些村鎮銀行可謂不遺余力。記者採訪了解到,外地某村鎮銀行一名客戶經理,為了吸收存款,8天時間驅車行程1200公裡,拜訪30余家客戶,最后吸收存款500余萬元。
手段1
利率上浮10%
村鎮銀行大多頂格
“之前有個客戶跟我說,他在陳家坪做生意,而我們隻有在袁家崗才有網點,每次存款都要坐兩站才能到地方,他覺得很不方便。”對於九龍坡民泰村鎮銀行行長陳建華來說,網點單一是令他最為頭疼的問題。目前重慶20余家村鎮銀行,僅大足、江津以及南川的三家村鎮銀行共成立了5家支行,村鎮銀行網點單一、缺乏的問題普遍存在。
“之前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的規定,存貸款利率是固定的,但是去年開始,各家銀行可以選擇性地將存款利率上浮,最高可以上浮到10%。村鎮銀行在吸儲難的現實面前,大都選擇了上浮10%。”陳建華還透露,雖然村鎮銀行隻能向本區縣內的公司和個人進行貸款,但是存款卻不受限制,可以接受全市的居民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