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緊環評"籬笆"促多方共贏 國開行"綠色信貸"走向國際--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銀行頻道

扎緊環評"籬笆"促多方共贏 國開行"綠色信貸"走向國際

2013年08月07日09:36    來源:人民網-銀行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8月7日電 7月28日,隨著中緬天然氣管道開始向中國供氣,這條備受世界關注的能源動脈開始發揮作用。全長793公裡的中緬天然氣管道穿越馬德島兩大海溝,翻越若開山,穿越或跨越伊洛瓦底江、米坦格河等多條大的河流,被稱為世界管道建設史上難度最大的工程之一。該管道由中緬韓印四國共同投資興建,國家開發銀行融資支持了該項目的建設。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中緬天然氣管道是名副其實的“生態工程”、“環保工程”,實現了多方共贏。這項經過3年建設的跨國基礎設施項目之所以能得到如此評價,與國開行對國際項目的高標准環評緊密相關。近年來,作為我國最大的對外投融資合作銀行,國開行國際業務發展迅速,在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此過程中,國開行堅持推行“綠色信貸”,始終把資源和環境的承載力作為重要原則和約束邊界,嚴把授信評審關,嚴控環境和社會風險,促進多方共贏。

多年來,國開行倡導並堅持“可持續發展”、“綠色信貸”理念,是中國第一個加入聯合國全球契約的金融機構,並主動加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可持續金融行動計劃。作為全球契約計劃的成員,國開行高度關注業務發展中保護環境的基本原則,於2008年2月成立了“赤道原則”工作小組,逐步在業務發展中導入“赤道原則”的理念,在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方面作出應有的貢獻。作為銀行機構的代表,國開行全程參與了中國金融監管部門《綠色信貸指引》的制定。同時,該行從組織管理、政策制度、流程管理和環境效益管理等方面不斷提高自身要求,防范環境和社會風險,提升自身的環境和社會表現,並以此優化信貸結構,提高服務水平。

國開行首先扎緊授信評審制度的“籬笆”。該行參考聯合國全球契約十項原則等國際指南,對內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針對國際業務的環境和社會影響評價體系。在借款人評審中,將企業環境和安全事故風險作為信貸准入評審的重要內容﹔在項目政策性風險評審中,對項目建設的環境風險進行分析,依照項目所在國(地區)的環保政策,研判項目是否符合當地相關法律法規。國開行規定,借款方在借款合同簽訂前,必須獲得所在國(地區)政府正式批准的環評文件,否則不予貸款。截至目前,國開行海外貸款項目的環評通過率達到100%。

國際項目在當地的社會效益,也是國開行授信業務評價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不同業務種類,該行對環境和社會風險的分析評價作出更細化的規定。在風險與收益評審環節,重點對企業環保責任以及所在國(地區)要求企業履行的特殊社會責任進行分析。以化工行業為例,國開行要求對此類項目的環保審批權限、審批意見內容,以及項目“三廢”處理技術、當地環境容量、社會效益等進行重點分析和評審。此外,境外律師對包括環評在內的書面意見,也是國開行國際合作項目貸款評審的一項必要條件。

國開行十分注重管控國際項目的貸前貸后環境風險。在客戶信用評級中,該行將項目是否取得環評審批手續作為重要參考,對因環境問題受到處罰的客戶,降低其信用評級。對項目實施貸后環評風險監控,對環境違法違規或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企業下調資產質量等級,特別嚴重的進行限貸,甚至停貸。

在國內,國開行是“綠色信貸”的積極倡導者和推動者,將金融資源向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領域傾斜。從2007年起,國開行逐年制定環保及節能減排工作方案、系統的風險防范體系和信貸政策,圍繞水環境、大氣環境等重點熱點領域,推進環境友好領域的貸款發放,取得良好成果。僅2013年上半年,該行就發放環保及節能減排貸款934億元,重點支持環巢湖生態修復二期、長沙污水處理等項目,推動火電行業節能減排。截至2013年6月底,國開行已累計發放環保及節能減排貸款逾8000億元,成為環保及節能減排領域的主力銀行之一。

國開行董事長胡懷邦日前在該行二季度工作會上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支持科技創新和節能環保,實施“綠色信貸工程”,嚴控“兩高一剩”行業和落后產能項目貸款,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實現國開行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的統一。

(責編:曹華、劉陽)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