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亞投行備忘錄簽字儀式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下簡稱“亞投行”)的籌備工作,剛剛完成了一個關鍵性的跨步動作。上周,中國、印度、新加坡等21個首批意向創始成員國在北京共同簽署了相關的備忘錄。
亞投行的倡議和籌建已經歷了一年時間。亞洲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有巨大的資金需求,亞投行的基本宗旨,就是通過支持亞洲國家基礎設施和其他生產性領域的投資,促進亞洲地區經濟發展和區域經濟合作。其運作,將依照多邊開發銀行模式,是一個政府間性質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中方倡導遵循開放的區域主義,先域內后域外逐步將亞投行建設成為各國團結合作、共謀發展的平台。
當前,中國經濟的崛起以及籌備中的東盟經濟共同體,均被視為東南亞地區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催化劑。尤其是東盟經濟規模的擴大,正帶動東南亞地區發展成為世界上增長速度最快的消費市場之一。新加坡大華銀行近日預測,未來東盟經濟平均增長率,即使僅維持在2001至2013年間平均增長率的2/3,其經濟總量到2020年也仍可超過4萬億美元,到2030年超過9萬億美元。這意味著,東盟地區經濟規模到2025年將超過日本。
亞洲開發銀行(ADB)最新出版的《亞洲發展展望報告》稱,亞洲2014年GDP增速預計為6.2%,2015年達6.4%,均高於去年6.1%的實際增速。對於亞洲經濟保持持續增長的資金需求,亞洲開發銀行估計,從現在起到2020年,亞洲大約需要8萬億美元以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僅印度尼西亞就需要2300億美元,大湄公河次區域可能需要500億美元。
與此同時,亞洲國家還旨在通過區域內的互聯互通,提高本國在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地位,拓展潛在市場。未來10年,亞洲地區將實施1077個區域互聯互通項目,總投資額近3000億美元。
這些巨大的開銷,讓亞投行的成立看起來十分必要,尤其是在全球經濟依然低迷的背景下。從亞洲各國的情況看,基礎設施領域每投資10億美元,可以創造1.8萬個就業崗位。有觀點認為,為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經濟可持續發展動力,亞洲國家的“基建熱”還將繼續維持。
作為新的區域多邊開發銀行,亞投行與現有多邊開發銀行的業務領域各有側重。不同的定位和重點業務,讓雙方之間是互補而非競爭關系。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現有機構側重於減貧,亞投行則側重於基礎設施建設。世界銀行行長金鏞認為亞投行將是全球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個好伙伴,這完全合乎常理。應該從促進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匱乏的實際情況來看事情,而不是從政治問題的角度來解讀。
成立亞投行應該是一個多贏的選擇,人們也對其寄予厚望。不過,亞洲國家普遍有高儲蓄率的傳統,正如一些人的擔憂,“研究如何將亞洲的高儲蓄變成高投資”將是籌建亞投行的任務之一。當然,這也是必須要完成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