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擴內需、促消費的國策下,消費金融正逐漸成為金融服務的“新藍海”。
實際上,消費金融早已滲透到日常消費生活的方方面面。商業銀行的信用卡支付就是典型的消費金融。不過信用卡主要面向中高收入者,有相當高的申請門檻,且消費額度較低。
“前期消費金融主要通過銀行提供,包括住房按揭貸款和信用卡。”興業消費金融董事長鄭海清在7月24日在該公司與泉州工商聯簽約儀式上表示,“隨著消費金融的發展,其參與主體將更加市場化、應用場景更加多樣化、互聯網化,產品也更加多元化。”
“信用消費”是興業消費金融上述簽約儀式推出的一種即使小額消費信貸產品。“隻需信用記錄良好,無需抵押擔保,自由選擇貸款期限,最高額度達20萬元。” 鄭海清介紹說,“費用要低於信用卡。”
在鄭海清看來,“信用消費”的特點就在於兩個即時:即時申請、即時使用。“在商戶收銀機上做改進,可以做分期功能。同時,跟客戶手機上的APP聯系起來一起使用,隻需一張身份証,可快速完成基礎信息收集、身份識別、貸款發放確定。”
不僅客戶消費貸款審批快了,跟興業金融合作的商戶也能享受VIP待遇。“根據不同的商戶生產周期,特設了網商業務部,電商業務部和特商業務部三個項目部。”鄭海清說。
自去年12月,興業消費金融成立以來, 截至目前,累計消費信貸發放突破13億元。“客戶群已經突破1.5萬人,平均每個客戶消費貸款在7-8萬元。” 鄭海清說,包括正在籌建的濟南事業部,目前興業金融已在12個城市建立了事業部。
在鄭海清看來,我國的消費金融的發展空間依然很大。
銀監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末,全國消費金融行業資產總計224.23億元,貸款余額208.8億元,實現淨利潤4.66億元,累計為135萬客戶提供消費金融服務。
近年來中國消費性貸款規模每年增長速度超過20%,有機構預計到2017年,中國消費信貸規模將超過27萬億元,發展空間巨大。
中國的消費金融公司概念,最早出現在2009年。當時,銀監會發布《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首批4家公司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成都成立。隨后試點范圍擴大到16個城市。
去年12月份,繼中國銀行、成都銀行和北京銀行之后,興業銀行成為全國第四家正式獲得消費金融牌照的商業銀行,上述四銀行對各自消費金融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別為66%、51%、51%和35%。
近年來,我國消費金融市場取得了快速的發展,消費金融公司的經營模式和股東企業也更趨多元化,從主要由銀行發起設立擴展到互聯網零售商發起設立,股東企業涉及保險公司、批發零售商和制造業企業等更多行業。
截至目前,全國持有消費金融牌照的公司共計12家,除北銀、中銀、成銀、興銀等銀行系金融消費公司外,還有支付寶花唄、京東白條等電商系消費金融公司,以及捷信消費金融等傳統消費金融公司。
消費金融公司的產品一般為定向地個人消費貸款,指定范圍比較窄,僅用於個人及家庭旅游、婚慶、教育、裝修等消費事項,因此專業化、特色化、差異化的業務模式將是消費金融企業生存發展的根基。
“這意味著隻有在消費端不斷創新才能取得獲客的立足點。”鄭海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