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E
缓解压力的好消息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一名专业人士表示,央行新版个人征信报告已经上线,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一直以来,中国人的消费理念就比较传统,不习惯去透支消费,信用卡的普及率还是相当的低,只有在一二线城市的普及率较高。再加上信用卡全额罚息以及“个人信用终身污点制”,使得人们更是对信用卡望而却步。信用污点保留5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的这种压力。
工行河南省分行有关人士介绍,事实上,从国际经验看,个人信用报告中的逾期信息设定一定保存期限而不是永久保存,也是一种通行惯例。在欧美各国,大部分负面记录保存期限为7年,破产记录保存10年。我国去年公布的《征信管理条例(第二次征求意见稿)》也规定,征信机构对采集的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为5年。
在西方发达国家,金融消费在消费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无论是购房,买车,还是进行日常用品或日常服务消费,都离不开持卡消费、透支消费。这种以信用消费为主的消费方式,成为推动发达国家消费经济建立的重要基石。如果西方发达国家也像中国一样实行个人信用污点终身制,则可以预见,其消费状况将大为下降,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将大为减弱。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我国的个人信用“污点”由“无期”变“有期”,《征信管理条例》也即将面世,但与一些国家较为成熟的立法相比,不管是信息的全面性、完整性,还是消费者对银行信息的知情权,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国际上的一些经验也是可以借鉴的。比如在信用制度上,能否效仿美国的“积分”信用制度。在所有的社会活动中通过累积积分,抵消少见的非主观违约行为。这也能促进公民积极争取更好的信用,给人们补救的空间。
记者手记
呼唤诚信商业精神
有关人士介绍,我国的银行信用卡制度也不能一味地去追求国际标准,毕竟我国银行本身处在垄断地位,各类条款也是银行单方面制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就缺乏了相对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最主要的是民众未培养起对信用卡的依赖性,所以信用卡的国际标准并非就真的符合中国国情。
目前中国的确需要一种确立诚信商业精神的制度,也存在不少恶意违约而产生负面征信报告的借款人。但是所谓的信用关系,显然更倾向于单向性,从这些年来的实际情况看,包括“信用污点”在内的所有问题的处理和解决、制裁和处罚,几乎都只对消费者适用,而银行则高高在上、居高临下,不受任何制度和规定的约束。所以只有建立在人文精神基础上,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银行和客户互相尊重,相互理解,才能吸引众多的客户,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实现双方共赢的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