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理财频道>>银行频道

中国经济增长变轨与经济政策指向

黄志凌

2014年07月02日14:48    来源:人民网-银行频道    手机看新闻

近期以来,国内外关于中国经济现状和走势的担忧不断升温,各种对策、建议也是南辕北辙。我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已经呈现相对平稳的态势,已经或者将要进入新的增长轨道,宏观政策、微观经营都需要适应这种变化趋势。

一、中国经济增长呈现变轨态势

怎样认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怎样判断当前中国经济阶段,国内外的认识分歧很大。既有持续震荡下行说,也有正在筑底即将反弹说。但是,如果我们对中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增长轨迹进行冷静分析,发现中国经济增长似乎已经步入新的轨道。

图1:2000-2014年中国GDP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2-2007年中国经济增速一直保持在上升通道,时间长达27个季度。但随着金融危机带来的国际经济环境剧烈变动,GDP增长在2008-2011年间经历了较大波动,从2007年四季度的14.2%快速下降到2009年一季度的6.6%,随后虽因大规模刺激政策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12.1%,之后开始继续下降到2012年一季度的8%以下,这16个季度基本的趋势是在剧烈波动中伴随着增速下行。但从2012年一季度至今, GDP增速已连续9个季度保持在7-8%的区间之内,中国经济增速的轨道已发生明显转换,从连续上升、大幅波动进入较为稳定的中高速增长区间。我们把时间再延伸到1980年至今,中国经济有三次明显的加速期,分别是上世纪80年代初(1981-1984年)、90年代初(1990-1992年)和本世纪初,三次加速期后都伴随着一段时间的调整(1984-1990年、1993-2000年、2008-2011年),与这三次加速期相联系的事件分别是改革开放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邓小平南方讲话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确认、加入WTO;但与前几次不同的是,2012年以来经济增速并未继续向下调整或转入加速期,而是在一个区间内平稳增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开发的递推动态中国CGE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14-2016年间GDP增速将保持7%水平以上;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未来3年增速进行预测,结果也不低于7.1%。

经济增速的这种趋势性变化,是国际与国内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主要经济指标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中长期趋稳的积极变化,一是经济增速回调过程中就业保持稳定,就业总量对增长放缓的容忍度有所提高;二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呈现走稳趋势;三是企业盈利水平并未随GDP增速下降出现大范围亏损;四是经济结构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第三产业比重在2013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稳步提升;另外,随着宏观调控方式的变化,尤其是给出增长率下限指引,有利于社会各方形成较为合理的增长预期。考虑到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近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未来3-5年间预计经济增速仍保持在7-8%的区间,同时伴随的是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推进,若能够维持适度的投资强度,优化消费结构,培育新的增长点,这个增速仍是健康的、相对可持续的增速,有利于未来十至十五年中长期经济稳定发展。

下一页
(责编:罗知之、刘阳)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说财经|人民电视

  • 盗墓影视剧或遭禁播盗墓影视剧或遭禁播
  • 广州车展美女车模扎堆亮相广州车展美女车模扎堆亮相
  • 揭秘车模鲜为人知的一天揭秘车模鲜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