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東三環的中國農業博物館裡,有一尊被永久收藏的“告別田賦鼎”,這是河北省靈壽縣青廉村農民王三妮自費鑄造捐贈的。延續2600多年的“皇糧國稅”,走過初稅畝、租庸調制、兩稅法、一條鞭法、攤丁入畝諸時代,在2006年終結。全國農民由此每年減輕負擔1335億元。
這只是十年來“民生大單”的一個具體子目而已。它的背后,則是“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等夢想走進現實的不懈追求。
幾十年來一路快速前行的中國,創造了令世人驚嘆的發展成就。這些成就隻有變成億萬人民看得見、摸得到的實惠,人們才能更真切地感受社會的進步,進一步提升幸福感和自豪感。當“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從源頭廓清了發展的目的之后,“全覆蓋”這一創新理念,在這十年間轉化為一個初具規模的為億萬民眾幸福撐腰的制度體系。
今天,孩子“上不起學”已成為歷史,免費義務教育的全面實現,使“讓所有孩子都能上好學”成為新目標。十年的時間,中國就編織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全民醫保網,基本醫保覆蓋率超過95%,參保人數超過13億,被國際社會譽為“世界奇跡”。過去4年間,2300萬套保障性住房等開工建設,“十二五”時期共將建設3600萬套,惠及住房困難的中低收入群體。從總體上看,以社會保險為主體,包括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優撫安置、住房保障和社會慈善事業在內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獲得突破,開始覆蓋城鄉居民。
市場經濟時代,市場激發和釋放了生產力,擴大了人們自主追求和創造幸福的自由。然而,“看不見的手”的“效率”導引,也會使一部分群體在競爭中處於劣勢。當此之際,就需要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為民眾進行“公平”托底,為困難群體提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搭建一個可以遮風擋雨的港灣,免除他們的后顧之憂。
發展成果如何由人民共享?這是在推進“全覆蓋”理念過程中更值得思考的問題。從十八大報告的部署看,“全覆蓋”的內涵進一步深化和拓展。報告不僅提出了“社會保障全民覆蓋,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住房保障體系基本形成”這樣的十年目標,更提出了“同步”、“公平”等增進福祉的原則思路,目的就是提升“全覆蓋”的質量和水平。
“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著眼於“民富”與“國強”的相互協調。“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對農村和中西部地區扶持力度”、“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如此“傾斜”,就是為了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進行“全覆蓋”式的托底保障,提高人民生活的質量和水平,是黨和政府的職責所在,亦是造福13億人民的要旨所系。在前行的道路上,我們所構建的發展成果向民眾輸送的制度體系,必會更好凝聚人心,攻堅克難,創造更大的發展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