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雷,這個詞兒常常被用於形容基金重倉股遭遇突發不利事件的狀況。就在本周的上海家化內訌門引發的暴跌中,又是一大批基金踩雷受損。對於上海家化事件,本報近期已有多次報道這裡不再贅述。但事件中一位機構人士的話令人深思,他說:“我們這些人到底做錯了什麼?我們是一肚子的不理解。”
基金做錯了什麼?
就讓我們用上海家化股東大會上一位機構人士的話作為本文的開場白吧。一位堅持要在股東大會結束時做一個表態的機構投資人這樣說:“我們以為選出了中國最好的消費品公司,無論治理結構、戰略、團隊甚至股民都是最優秀的,但是這兩天發生的事情讓我們這些看了十幾年企業的人又發生了重大的轉折,讓我們思考,我們這些人到底做錯了什麼?我們是一肚子的不理解。我們都是職業化團隊,希望把中國民族品牌的經營做好,無論股東還是監事還是獨立董事,希望大家愛護這個來之不易的經營局面,如果誰把這個企業毀了那就是罪人。”就在上海家化事件爆出后的本周一和周三這兩個交易日(周二上海家化停牌),該股的下跌就令重倉其中的基金浮虧超過17億元,其中華商基金的損失在2億元。
讓不少基金業人士思考的是,在踩雷的過程中,自己究竟做錯了些什麼?但他們似乎又覺得,自己好像沒做錯什麼,遭遇的只是無妄之災。
歷年黑天鵝 基金維權勝少敗多
從歷年黑天鵝事件來看,基金多數只是被動挨打的一方。他們在上市公司的日常經營中沒有什麼話語權,無法干涉。但在上市公司出事后,他們卻很難維護自身的權益。歷年來基金的維權事件中,基金敗多勝少。
2007年,大成基金狀告ST銀廣廈虛假陳述要求索賠,但他們失敗了。2007年2月,ST銀廣夏收到銀川市中級人民法院《應訴通知書》。通知書稱,該院已受理大成基金訴ST銀廣夏虛假陳述証券民事賠償糾紛案。在起訴書中,大成基金要求ST銀廣夏賠償其管理的基金景福和基金景宏的損失,合計人民幣2.464億元。該訴訟請求最終被駁回。
2008年1月,東方航空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就引入新加坡航空議案進行表決,由於事先中國國航給出了更具有吸引力的合作方案,不少基金出於投資價值考慮,對東方航空與新加坡航空合作方案投下反對票,最終東航與新航的合作方案被否決。但即便中國國航攪局成功,東方航空也未選擇和國航合作的方案,基金公司們其實並未從此獲益。
2008年3月,中國平安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審議備受市場爭議的公開增發與發行可轉債再融資上千億元的方案,持有中國平安股份較多的諾安基金與大成基金投下反對票。由於兩家基金公司持股佔比有限,中國平安的融資方案還是獲得通過。不過,由於2008年股市快速下跌,中國平安的再融資方案最終未能成行,但這樣的結果與基金無關。
2010年3月,在雙匯發展臨時股東大會上,持有雙匯發展的基金幾乎全部到場,集體反對雙匯發展“放棄對10家參控股公司股權的優先受讓權”,由於基金的反對,雙匯發展放棄優先受讓權的議案未能獲得通過。這是基金在上市公司治理中不多的勝績。
2011年11月,鵬華、國海富蘭克林、天弘以及華夏等多家基金公司聯名起草了一份提案,希望大商股份董事會給予管理層更多的現金激勵。不過,這一份提案最終並未付諸實施,參與起草的私募基金人士表示,由於時機不成熟,沒有進行實質性的工作。
2011年12月,持有10%以上重慶啤酒股份的大成基金提議重慶啤酒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審議免除董事長黃明貴職務的議案。臨時股東大會於今年2月7日召開,罷免議案因贊成票過低而未能獲得通過。據了解,大成基金要求罷免董事長與重慶啤酒治療性乙肝疫苗信息披露有關。
2012年5月,耶魯大學與鵬華基金聯合推薦了董事候選人馮繼勇,在格力電器董事候選人推薦中擊敗大股東推薦的空降兵,獲高票通過,這在境內資本市場尚屬首次。
2012年,興業全球基金與東方証券聯合發布《致全柴動力及熔盛重工要求就要約收購事項召開公開說明會的函》,要求全柴動力及熔盛重工就熔盛重工要約收購全柴動力久拖不決、遲遲未能向証監會提交相關材料的真實原因和收購后續安排情況召開情況說明會,以敦促雙方履行收購要約,維護投資者利益。從最新的信息來看,這一索賠的官司還在緩慢推進中。
2012年8月,華海藥業2012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關於督促總經理陳保華先生賠償公司損失的議案》和《關於督促董事會解聘陳保華先生公司總經理職務的議案》,由於基金的投票反對,最終兩項議案未能獲得通過。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陳保華自身就持有27.55%的股份。
實際上,那些基金吃了虧上了當卻連申訴都沒有去申訴的事件,比列舉出來的這些多得多。
投資人地位尷尬
盡管貴為市場最具影響力的參與主體之一,基金在參與上市公司治理的話語權方面卻尷尬非常,這折射出二級市場投資人的尷尬境地。從目前情況看,國內上市公司“一股獨大”情況較為普遍,不像海外成熟市場一些企業股權結構較為平衡。因此,如無諸如融資之類的特殊需求,平時基本不會太在意機構投資者的建議。
家化事件中,除了該人士的一聲自問,基金做不了什麼。之前的重啤事件中,大成基金在第二個跌停板當天即提議罷免董事長,但重慶啤酒董事會直到第九個跌停板才予以響應。而當年的雙匯事件中,某牽涉其中基金公司高管層表示將赴雙匯交涉時希望媒體“低調配合”,免得過於“刺激”上市公司使得談判難以進展。這也從側面折射出當前機構投資者與上市公司較為懸殊的地位差距。
此外,基金在“爭取主動”過程中也面臨潛在的被質疑內幕交易的風險。曾有分析人士指出,海外確實有比較強勢的基金,買了上市公司股票成為大股東,然后指派董事參與公司的經營,但這在中國暫時還不太現實,派董事參與公司經營,變成知情者,如何避免內幕交易是個問題。
法律法規亟待跟上
在一次上市公司協會舉辦的“倡導獨立董事、監事會最佳實踐機構投資者座談會”上,與會人員表示,目前機構投資者較難真正參與到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中,“用腳投票”的情況相對普遍,但通過各項法規的完善和指引的出台可以幫助機構投資者更好地參與上市公司治理。
多家基金代表表示,考慮到基金考核短期化,不少基金公司面對公司治理暴露嚴重缺陷的公司,往往選擇“用腳投票”,拋售止損。他們建議通過推進獨董履職來促進公司治理。鵬華基金副總裁胡湘結合為格力電器(000651)推薦獨董的經驗,建議建立獨董與機構投資者的定期交流機制,成立全國性獨董自律組織。華夏基金副總經理劉文動建議由監管部門制定相關工作指引,鼓勵上市公司公開獨董的意見,設立獨董專家庫及其行為檔案,評選並公布最佳和最差獨董名單。
如何提升基金業參與公司治理的熱情也成為座談會討論的熱點。銀華基金副總經理陸文俊建議從法規的角度著手,順應基金公司總規模、被動指數型基金發展的現狀和趨勢,解除基金公司持股所面臨的“雙10%”限制,提高基金公司參與公司治理的積極性。華安基金企業發展部和風險管理部總監何移直提議創新基金模式,如“參與式”基金,長期持有公司股份,從而提高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的積極性。嘉實基金交易部總監劉大元表示,引導上市公司增強分紅意識,有助於機構投資者更多關注公司的價值本身並且進行長期投資,從而更有參與優化公司治理的驅動力。
原証監會主席郭樹清曾表示,公司質量決定著中國經濟的未來,良好的公司治理與成熟的資本市場互為前提。目前我國企業素質遠未達到世界一流,應採取有效措施推動各方歸位盡責,共同促進上市公司健康發展。他表示要充分發揮証券公司、基金公司、審計機構、法律服務機構、評估機構等中介組織在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中的作用,但這條路任重道遠。記者 陶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