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称由于资金利率下滑导致货基收益下降,投资者无需紧张
自今年以来流动性逐渐宽松,互联网理财产品也走上下坡路。昨日,余额宝七天年化收益率(下同)跌落至5.9710%,自2013年12月26日以来首次跌破6%。同时,微信理财通、百度百赚等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都处于持续下滑趋势。业内专家表示,要理性看待余额宝和理财通等产品的收益率下降现象,余额宝也只是普通的货币型基金,适合对流动性要求比较高的用户,如果投资者手中资金比较充裕,对收益预期和收益率有更高追求,建议不要把货币型基金作为理财首选。
央行公布1月货币市场利率回落
广州白领连先生在上班后都会习惯性地打开支付宝查看余额宝的收益情况,他告诉记者:“每天习惯看看自己的收益,但最近收益缩水得严重,昨天七日年化收益率为5.9710%,已经降到6%以下了。”
事实上,自去年圣诞节后,余额宝的收益就一直维持在6%以上,在1月8日达到了阶段性顶点6.7610%后,便坐上了“滑滑梯”,截至昨日,其七日年化收益率终于跌破了6%。
事实上,余额宝收益率破“6”早已经被市场预期,余额宝本质是货币型基金,属于证券投资基金中的低风险品种,其预期收益和风险均低于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及股票型基金。其主要投资现金、通知存款、短期融资券、1年以内(含1年)的银行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等货币市场工具,收益率受货币市场流动性影响。
而央行昨日发布的2014年1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显示,1月份,货币市场成交量下降,货币市场利率较去年12月份明显回落。1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3.86%,较去年12月份下降30个基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3.98%,较去年12月份下降30个基点。
2月份,受益于节后现金回流银行体系,人民币贬值背后可能暗含基础货币投放、央行在公开市场回笼力度温和等因素,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持续向好,隔夜、7天等主流资金利率纷纷创下去年二季度以来的阶段新低。即使在2月末,跨月资金利率也未见明显上行。2月28日,隔夜、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分别收于1.83%、3.52%的低位水平。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或是3月份资金面最为宽松时刻。据统计,本周(3月1日至7日)公开市场共有两期合计1080亿元正回购到期。而银行间市场回购定盘利率除隔夜涨21个基点,7天期利率重挫75个基点,14天期利率则报3.7400%,跌2个基点。这就可以解释余额宝跌跌不休并跌破6%的情况。
破“5” 破“4”也不稀奇
专家认为,当前货币型基金产品的市场热销和受到追捧,除它满足了客户余额理财、高流动性、便捷的体验等需求外,较高的收益率是其主要吸引力,这与目前大多数货币基金选择投资协议存款、货币市场资金收益率较高息息相关。
“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成功可归结于‘生逢其时’。”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余额宝成立的时间是在2013年6月17日,当时正值“钱荒期”,“宝宝们”刚好在这个货币市场价格畸高时诞生,而且投资于这个价格畸高的货币市场,回报率当然远高于正常的货币基金。
而一旦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出现微调、银行体系流动性改善,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将必然下降。中金公司认为,余额宝92%的资产配置在了银行同业存款,同时也进行了期限错配,这是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伴随着节后市场流动性相对宽松,货币市场利率的下行,余额宝的收益率也将逐渐下降,但由于余额宝投资资产的期限大于7天,因此收益率的下行会滞后于市场利率的变化。
因此,多位业内人士均认为,随着市场资金面的宽松,“余额宝类”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持续走低,逐渐回归理性,即便破“5” 破“4”也不需大惊小怪。此外,伴随银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余额宝们”的相对吸引力也会出现下降。
理财专家也建议,需要理性看待节后余额宝和理财通等产品的收益率出现下降。如果用户手中资金比较充裕,对收益期和收益率有更高追求,建议不要把货币型基金作为理财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