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金上漲,生意卻下降”。臨近年底,不少商鋪開始打出轉手的廣告。以中大布匹市場商圈為例,這一帶布匹檔鋪、制衣廠雲集,年底轉租、轉廠率高達兩成。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經濟不如往年景氣,因此到了年底出現轉廠、轉租的高峰。有專家分析,今年總體經濟形勢存在不確定性,另外一方面人工成本、房租成本等上漲,導致了一些小老板、店主轉型或者在經營中精打細算。
專家:總體經濟形勢不確定性+經營成本上升
對於目前的經濟形勢,華南農業大學經管學院教授羅明忠認為,今年總體的經濟形勢存在不確定性,雖然第四季度的經濟形勢較前三季度有所好轉,“但這不一定代表未來經濟就樂觀”。他表示,另一方面,受國際經濟未來不確定、不明朗的影響,對一些進出口企業的影響更大。“因此,中大布匹市場商圈涉及到外單的企業影響則更大”。而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有些專門做外貿的企業則坦言,今年雖然有訂單,但明年不一定有,所以索性不做了。
“另一方面今年企業的人工成本、房租成本、甚至原材料的成本都呈上升趨勢,這對做中小生意的企業、店主影響就更大,迫使他們必須轉型或者精打細算。”
中大布匹市場 鳳陽轄區店鋪轉讓率高達兩成
在中大布匹市場這個年交易額超過500億的商圈,每天都雲集著來自全國各地甚至全世界的採購商,各種布料琳琅滿目。但在年底,這裡不少商鋪也打出了“旺鋪招租”,“倉庫轉讓”,“檔口出租”等廣告。
在瑞康路西面的市場內,老板陳小姐甚至打出“半檔出租”的廣告,她說,今年生意不好做,“但是租金卻上漲,檔鋪又簽約到明年8月,因此,我們決定騰出半個檔出租給別人,減輕點負擔”。陳小姐說,相對於去年來說,今年物價上漲,“我們的租金都漲了超過一成了,但生意卻遠不如去年”。
她告訴記者,不僅是她,最近布場內很多店主都打出了“半檔出租”的廣告,很多人都決定縮小經營規模。記者在該商場看到,確實不少商鋪打出了“半檔出租”的廣告。
在康樂村,記者看到一些倉庫也打出轉讓的信息,正在轉讓一個倉庫的鄺先生告訴記者,這個倉庫以前是他們儲存布匹的,現在不需要這麼多倉庫了,“今年生意一般,就縮小了經營的規模”。
“今年經濟不景氣,市場環境不是很好,很多企業認為今年有訂單,明年不一定有。因此,進入年底,出現很多企業打出‘轉廠’的消息,鳳陽轄區不少小制衣廠、來料加工等店鋪的轉讓率甚至高達兩成”。鳳陽街道勞監中隊負責人、街道總工會常務副主席佔照淮介紹,從其調查的情況來看,今年年底轄區轉廠率較高,而且鳳陽街大多數企業存在規模小、企業員工少的特點,轉廠、轉租方便。
中山大道 臨街小店旺鋪年底也易主
在天河區中山大道186號,臨街有約10家小店,有衣服店、蛋糕店、房屋中介和快餐、咖啡店等。臨近年底,先后有衣服店和蛋糕店易主。
“小區門口臨街幾間商鋪都在年底轉出了,這些店就跟說好了似的,一下就都沒了”。家住天河區東方新世界的李小姐說,以前一出小區門口就有好幾家賣衣服的小店,“結果最近發現其中兩家賣衣服的小店都易主,轉出去了,正在進行裝修”。李小姐告訴記者,這些小店在這裡開了好幾年了,但是衣服的標價也挺貴,當然這裡的租金也不便宜,“有可能是利潤敵不過支出才易主的吧”。李小姐說,她平時很喜歡買衣服,這些小店的衣服也看得出是店主精心挑選的,很精致,價格和商場的品牌貨相差無幾,因此平時小店的生意很一般,顧客並不多。
據東方新世界裕豐地產的黃先生說,“這一帶臨街的商鋪目前的租金均在400~500元/平方米左右,較去年來說,今年的租金肯定是上漲了,但幅度不到一成。”據了解,最近這段時間轉出的有兩間服裝店,還有一間蛋糕店。黃先生告訴記者,就他掌握的信息,目前還有其他店主有轉讓的意向。
美容機構 連鎖店暫停擴張
“我覺得今年經濟不景氣,所以暫停了擴張門店規模的計劃”。臻鈺養容連鎖機構總經理黃芬娜告訴記者,她目前有3家門店,均是開在高檔小區內,原本計劃今年擴張到10家,但今年經濟不理想,因此停止了擴張的計劃。
她說,除了經濟不理想外,店鋪租金壓力也很大。“我們有一家門店,租金較去年漲了六成”。她告訴記者,她位於海珠區南洲路的一家門店今年合同期一到,業主就提出租金上漲,“原來租金是120元/平方米,現在已經上漲到了190元/平方米。租金成本上漲,生意卻沒有隨之水漲船高,反倒比去年有所下降,今年生意還挺難的”。她表示,暫停擴張規模,要看明年的大環境如何了。
聲音
我們的租金都漲了超過一成了,但生意卻遠不如去年。
——瑞康路西面布商陳小姐
我覺得今年經濟不景氣,店鋪租金壓力很大,所以暫停了擴張門店規模的計劃。
——臻鈺養容連鎖機構總經理黃芬娜
今年企業的人工成本、房租成本、甚至原材料的成本都呈上升趨勢,這對做中小生意的企業、店主影響就更大。
——華南農業大學經管學院教授羅明忠
小提醒:店鋪轉讓,員工慎防欠薪“走佬”
“年底店鋪、小作坊易主可能會帶來欠薪事件的發生”。鳳陽街道勞監中隊負責人、街道總工會常務副主席佔照淮說,在轉租、轉廠后,有些小老板拖欠薪水就直接“走佬”。他認為,小企業不像大企業,轉廠涉及面廣,員工很容易知曉,但小企業的轉廠往往不知不覺就發生了。他介紹,有些小企業上半夜還在上班,下半夜,老板就已經“跑路”了。
佔照淮表示,一些小企業、小檔鋪的員工的法律意識不強,“他們出來打工的目的就是想賺點錢,也不願意簽合同。因為他們自己的流動性高,哪家企業、哪個檔口給出工資高就去哪家,所以也不願簽合同束縛自己。殊不知,合同也是保護自己權利的”。由於員工不願簽,企業也就默許,但一旦發生企業老板“跑路”的情況,員工的權利就更難保障。他提醒員工,無論企業多小,都應該簽訂合同保障自己的權利。
此外,佔照准介紹,員工在工作過程中也可留意老板的舉動,防止老板“跑路”。“進入年底,尚未結算工資的員工可留意老板最近是否異常,是否有拖欠房租、水電費的現象,另外,有機會的話,可以向房東了解老板的鋪面、廠房租期是否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