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節花錢哄女友考驗智慧 湊熱鬧過節性價比低--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滾動

過節花錢哄女友考驗智慧 湊熱鬧過節性價比低

羅韻文

2013年03月15日10:00    來源:新快報    手機看新聞

過節花錢哄女友很考智 湊熱鬧過節“性價比低”

  過節花錢哄女友很考智慧,千萬別選“性價比低”的節日來慶祝

  昨晚,在某私企從事行政工作的小陳,在建設六馬路的艾馥記跟女友慶祝“白色情人節”。他跟女友戀愛一年多,兩人專門慶祝的節日大致如下:元宵節、2月14日西方情人節、3月8日婦女節、3月14日白色情人節、七夕、聖誕節和元旦。記者採訪發現,像小陳一樣,多數情侶隻關心這七個“類情人節”,其中以情人節和聖誕節最為重要,其他節日幾乎被“遺忘”。

  月收三千過節花五百

  “像樣的晚餐總要有吧,還預訂了招牌蛋糕帶走,埋單近500塊。”小陳告訴記者,剛工作不久,每月收入才3000多元。一年到頭這節那節,如果每個節都要慶祝,荷包受不了。

  小陳說,應女友要求,過節時,晚餐、禮物、鮮花和蛋糕“一個都不能少,要提前儲錢作為過節預算,2月、3月、12月的花銷都特別大。如果那天不是工作日,還得計劃白天去哪裡玩,挑選禮物和想去哪裡吃飯也花費不少心思”。

  他的女友在附近一家品牌女裝店做銷售工作,月收入也在3000元左右。她說,同事和朋友中的情侶,基本上會共同度過的就是這七大節。

  “其他的節日,有些要和家人一起度過,像春節﹔有些則完全是商家炒作出來的,沒必要過。真正屬於情侶的,也就隻有這七個節了。”媒體人雲小姐說。

  花錢未必令女士開心

  有趣的是,男士比女士更重視這七大節。在環市東某會所任銷售顧問的冼先生感嘆,現在男多女少,這幾個節不下本錢表現好一點,怎麼追女朋友?

  不過,女士們未必這麼想。“平時大家都工作忙,要到外面大肆慶祝隻能偶爾為之,每逢節日吃飯排隊、逛街被人擠,怎麼會開心?”資深時裝設計師高小姐認為,過節花錢是對男士智商的考驗,怎樣才能哄女友開心,而不是讓商家開心,這很值得研究。

  銀行會計單小姐三句不離本行,她認為,湊熱鬧過節“性價比低”——每逢節日“吃飯看戲都比平時貴,全城大堵車,超心煩”。

  過好聖誕情人節就行

  記者拿著這份七大節的清單,採訪了一群活躍在商圈內的白領人士,發現隻有兩個節日是情侶普遍會慶祝的。用媒體人雲小姐的話說,這兩個節日“流行很久了,比較深入人心”。

  “我覺得兩個人過情人節和聖誕節就夠了。新年倒數當然是跟一大幫朋友過﹔牛郎織女明明就很慘,見不到面,七夕好像有點不吉利﹔婦女節、兒童節、愚人節那些更加是笑一下就算啦。”咖啡店店主龍先生說,什麼節都過負擔太重了,不如“挑重點”,認真過好兩大節。

  商家節日促銷也挑重點

  記者帶著七大節日清單走訪了環市東一些商家,他們紛紛表示“促銷耗人力物力,過節也要挑重點”。

  某連鎖咖啡店店長說,2月情人節、聖誕節和元旦是眾所周知的銷售旺季。“主題飲品、甜點和周邊產品都賣得不錯,所以人力物力都投放在這幾個節日”,而春節“也有一定人氣,但與前面三個節日相比就顯得小打小鬧”。

  友誼商店一位化妝品導購說,逢這些節日,銷售量確實會有所上漲,但也在正常幅度內。“消費者越來越精明,節日促銷這套不怎麼行得通,大家都隻看真金白銀的實惠”。商店裡某品牌金飾櫃台的銷售員介紹,2月情人節、10月到12月間的婚禮旺季都是情侶們購買金飾的高峰期。“這時候所有商家都會大打折扣,讓利給消費者以求多銷,利潤反而不一定很多。所以其他比較冷門點的節日,我們也無力顧及到。”

  ■新聞鏈接

  昨天是“白色情人節”,你是否單身度過?數據顯示,單身男性日子不好過

  剩男多屌絲 三成曾遭逼婚

  春節、元宵總算熬過了父母、親友的各種逼婚,昨天是“白色情人節”,你是否依然會單身度過?近日,知名交友網站世紀佳緣發布全國首個專門針對剩男人群的婚戀狀況調研報告《剩男的自白書》。調查顯示,單身男性的日子不好過,其中,剩男中不少人是屌絲,其中三成曾遭父母逼婚。

  34歲“剩感”最強烈

  本次調查訪問了全國26個省市的56013個男性樣本,他們多數是生於上世紀70年代及80年代、大學以上文化程度、收入屬於社會平均水平的單身男性。

  調查報告顯示,28歲至39歲是剩男分布最多的年齡,恰好比“剩女”們晚兩年﹔34歲是剩男“剩感”最強的年齡,而“剩女”們在29歲的時候就已經hold不住了,30歲對剩男來說卻不算什麼。所以,他們對剩男這個稱呼比“剩女”更加淡定。

  近半剩男沒車沒房

  總體來說,文化低、收入少是造成一部分男性被“剩下”的原因,但是剩男中也不乏高學歷、高收入的男性,其中,52%的剩男是普通職員,36%是中高層管理人員。

  剩男們自認為剩下的主要原因是沒途徑認識異性、不懂如何追求、沒勇氣談戀愛、工作忙、受過傷等,其中,15%的剩男從來沒談過戀愛,比“非剩男”高5%﹔49%的剩男沒有房也沒有車,比“非剩男”高6%﹔41%的剩男表示工作壓力大,比“非剩男”高6%。

  剩男們紛紛坦言,來自家裡親戚朋友們的壓力“山大”,他們遭遇逼婚的比例比“剩女”還要高。調查數據顯示,32%的剩男在春節期間被父母逼婚,比剩女高出了7個百分點,52%的剩男父母提及了結婚的問題。

  剩男比例高於剩女

  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國處於適婚年齡段的70后、80后人口中,男女比例失衡,並且年齡越大比例失衡越嚴重。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為136︰100,70后非婚人口男女性別比則高達206︰100。同時,30歲至39歲男性中有1195.9萬人處於非婚狀態,而同年齡段女性中隻有582萬人處於非婚狀態。

  這些數據恰好反映了社會上所盛傳的“剩男才是真命題”的說法。

(責任編輯:李棟、李海霞)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