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內瓦:神秘的私人銀行聖地 保密制度備受挑戰--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滾動

日內瓦:神秘的私人銀行聖地 保密制度備受挑戰

2013年03月19日09:28        手機看新聞

  “銀行家都太謹慎了,幾乎從來不跟媒體接觸。”當《國際金融報》記者試圖讓瑞士日內瓦官員推薦幾位銀行家談談當地金融業時,對方有些為難。

  要從瑞士日內瓦的官員和銀行家口中套出一點信息,真是太難了。這是記者數天越洋電話採訪時的最大感受。日內瓦太保守了,保密制度太嚴格了。但這也或許是私人銀行扎堆於此的原因。曾有外國銀行家笑稱,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中,持續多年最難取得進展的就是調查日內瓦金融機構的運營情況。

  國際評級機構 Z/Yen Group 2012年公布的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中,日內瓦名列第九,次於東京、芝加哥,而上海排名第十九位。可以說,在全球金融中心的隊列中,日內瓦是朵“奇葩”,包括美國政府、歐洲許多國家的政府,甚至世界經濟貿易合作組織OECD等國際組織在內的各界,多年來都不停向瑞士政府施壓,逼迫其公開更多信息,而這個擁有500年歷史的小城,卻以其低調、嚴謹、值得信任等金字招牌,堅持自己特色,吸引著全球頂尖富豪和各界名流的爭先“托付”。

  金融篇

  金融與貿易比翼雙飛

  與倫敦、紐約等金融中心相比,日內瓦的風格更像“小家碧玉”、“小橋流水”,但絲毫掩蓋不住其在世界金融業中舉足輕重的地位。日內瓦是全球私人銀行業之都,是不計其數專注為超級富豪服務的本土及外國銀行的總部所在地。

  私人銀行業“典范”

  盡管瑞士最重要的兩家銀行——瑞銀集團和瑞士信貸的總部位於蘇黎世,但日內瓦以其全球性氛圍,以及與阿拉伯世界強大的聯結,成為一個領先的私人銀行業中心。特別是對於那些渴望在瑞士建立財富管理橋頭堡的外國銀行來說,這是個理想的“天堂”。

  但由於瑞士幾百年以來舉世聞名的保密制度,連銀行工作人員之間都不會交流所管理資產的相關情況,外人更無從得知其中的具體數目和來源。

  所幸的是,憑借多年銀行業的經驗,日內瓦金融中心總理事長史蒂夫·伯納德(Steve Bernard)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透露,全球約27%的跨境儲蓄私人資產由瑞士管理,而瑞士全國所管理的全球跨境儲蓄私人財產中,至少1/3由日內瓦掌管,即全球至少10%的跨境私人財富被托付給日內瓦。

  據計算,日內瓦管理資產的這一數目約等於2012年中國GDP的1/10,即5萬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日內瓦全市銀行業隻有約2萬名工作人員(根據日內瓦金融中心統計數據),若按平均數算來,日內瓦每個銀行工作人員管理的私人資產達2.5億元,而這僅僅是跨境儲蓄的私人資產管理服務,還不包括其他私人服務、全球商品貿易金融服務及其他業務。

  國際離岸金融中心

  據上海金融學院院長陸紅軍介紹,18世紀的歐洲革命風暴后,日內瓦成為了絕對的金融避風港。1934年,瑞士國會通過了銀行保密法,這使得瑞士對於銀行客戶資料的保密有了法律依據,瑞士良好的銀行保密制度吸引了很多投資者來到這裡。隨后,日內瓦的私人銀行逐步開始走向專業的高端資產管理,成為世界資產管理中心。

  “日內瓦是國際資產管理業的發源地、現代中心。”陸紅軍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日內瓦直接或間接管理著瑞士3萬億美元資產中的40%,從而使日內瓦成為世界資產管理中心。現在日內瓦的創新性在全球綜合創新指數(GSII)中排名第三。

  復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陳秧秧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日內瓦作為“國際離岸金融中心”,在國際金融舞台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截至2005年,日內瓦管理的資金,至少50%都屬於離岸金融業務。其中,私人銀行業務在整個離岸金融業務中所佔的比例至少是60%。”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在我眼裡,日內瓦是個極具特色的金融中心,與倫敦、紐約等綜合性金融中心有著明顯區別。其次,它的小國模式非常突出,金融業在整個國民生產總值中佔支柱性、主導型地位。再者,因為日內瓦幾個世紀以來的謹慎作風,它不追求創新、不追求利益,而是求穩、求精、安全、誠信、嚴謹。”

  全球商品貿易中心

  如果僅僅把日內瓦作為各種國際組織的總部、全球私人銀行業的中心,我們將失去對日內瓦更重要、更深入的認識,它還有重要的另一面——全球商品貿易中心。

  “也許大家都知道日內瓦以私人銀行業聞名全球,不過你知道俄羅斯的出口石油業務中,3/4的貿易金融服務都由日內瓦操作完成嗎?在全球的商品貿易金融服務(CTF)中,日內瓦同樣以其專業性,扮演著重要角色。”史蒂夫·伯納德介紹。

  史蒂夫稱:“CTF是日內瓦經濟支柱中的第二條腿,日內瓦不僅僅依靠私人銀行這一條腿走路。”

  通過研究日內瓦貿易與海運聯合會2012年的統計報告,記者發現,全球1/3的石油及衍生品貿易、全球22%的海運貿易都由日內瓦操作,日內瓦在糧食、糖類、棉花、油籽的全球貿易金融領域同樣佔據歐洲乃至全球的頂尖地位。

 

  特色篇

  國際化與家族式特色顯著

  據史蒂夫·伯納德介紹,日內瓦是高度國際化的金融中心。例如,日內瓦總共有130家銀行,其中2/3是外資銀行,在總共2萬名銀行從業人員中,超過一半為外資銀行服務。有人戲稱“日內瓦不屬於瑞士”。

  家族式管理

  除了聯合國的總部在美國外,全球幾乎所有國際組織的總部都設在日內瓦,這其中包括了大名鼎鼎的對沖基金。瑞士也是風險資本家和私人股本專家的重要目的地,特別是在制藥、醫療技術和生命科學等專業領域。

  日內瓦還有良好的基礎設施和高度國際化的人口組成,而且瑞士各州願意向富有的外國人提供一次性稅收減免。這也是日內瓦湖及其周邊地區會成為許多外國運動明星、演藝人士和億萬富翁首選的原因。

  除了國際化,家族式是日內瓦最明顯的特征。在日內瓦,做生意、與人合作,從來不是用一兩年來衡量的,而是用多少代人來計算。常見的情況是,某個客戶經理同時服務多個家族,而這位客戶經理自己的家族就世代為多個家族提供資產管理服務。簡而言之,客戶經理與客戶之間,是世代合作的關系,常常延續數代人。

  對於日內瓦為何能成為全球私人銀行業之都,史蒂夫·伯納德認為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服務范圍廣。日內瓦私人銀行家服務的對象非常廣泛,上至各國國王,下至普通商務人士,近至市內家庭個人,遠至地球另一端,隻要客戶提出需求,就不存偏見,盡心服務。第二,量身定做。擁有世代合作的優良傳統,為每位客戶量身定制,制定並執行合適的資產管理方案,並隨時作出調整。第三,質量至上,聲譽為王。客戶經理嚴守最嚴格的道德規范和職業水准,不斷更新和改善知識結構,始終保証最新最及時的服務。

  保持嚴謹態度

  根據國內學者研究,日內瓦銀行家們基本都是勤奮工作、埋頭苦干、不尚空談。他們最大的特點是:富而不露、富而不奢、富而不驕。雖然家財萬貫,數以億計,卻從不顯山露水。

  幾天採訪下來,記者也體會到了日內瓦人聞名已久的嚴謹、平和。每次談到日內瓦與其他城市的區別,他們都非常謙虛,都對其他城市的建設表達出崇敬,在大篇幅地夸贊其他城市之后,末尾才加上一兩句對日內瓦的簡單總結。幾乎每個判斷性的語句,史蒂夫·伯納德都會用具體數據來表達,並嚴格指出數據來源。

  史蒂夫·伯納德表示,為了減少語言間翻譯可能造成的失真,最好做成中英對照的書面稿,他來負責審閱。在記者寫完稿件后,史蒂夫·伯納德用周末的時間,半夜裡親自審閱,一字一句地修訂,而不是由部下代勞。他坦言自己經常工作到很晚,但即使是如此繁忙的工作,幾天採訪下來,卻從未見他顯露出任何的急躁不安。對事嚴謹、仔細,但對人卻熱情洋溢,非常幽默風趣,更難得是對人的體貼周到。

  日內瓦非常明白自己的特點,並且把自己的特點發揮得更有特色。史蒂夫·伯納德坦言,日內瓦並不是如紐約、倫敦那樣的綜合性金融中心,日內瓦也並不會試圖去模仿。

  蘇黎世與日內瓦同樣作為國際私人銀行業務的“領袖”,那麼,他們之間有著怎樣的區別和聯系?

  對此,陸紅軍表示,從《2012新華-道瓊斯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指數報告》來看,蘇黎世和日內瓦在綜合排名上分別位列第9位和第15位,整體來說蘇黎世的金融中心綜合實力更強。

  史蒂夫·伯納德則表示,蘇黎世是比日內瓦更大的金融中心,在保險業、再保險業中表現突出,而日內瓦則國際化程度更高,是私人銀行業、商品貿易金融服務業的國際典范。

 

  挑戰篇

  保密制度備受挑戰

  談到日內瓦的私人銀行,最受世人關注的問題,便是它最引以為豪、卻也招致最多挑戰的保密制度。

  幾百年來,日內瓦始終客戶至上,銀行家們都小心翼翼,謹小慎微地管理著驚人數目的財富。“日內瓦是如此的忠誠於對客戶的承諾,從1934年以來,就堅守保密制度,以致任何一個金融從業人員都將為客戶保密奉為聖旨,隻對客戶負責。”史蒂夫·伯納德說,“因為任何原因泄露客戶信息,從業人員都將面臨入獄重罰或者巨額罰款(最高5萬法郎)。”

  近年,不斷有傳言稱,瑞士將迫於美國和歐洲其他政府的壓力而放棄保密制度。對此,史蒂夫·伯納德表示,“瑞士重視遵守國際公約,達到國際統一標准,努力提高透明性,因為我們不希望在我們為客戶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出現任何犯罪行為”,“加入OECD(經合組織)后,自2009年瑞士逐步開放與各國的信息交流”。但他同時強調,遵守國際公約,達到國際統一標准,並不意味著對保密制度的放棄,“我們堅決打擊犯罪,特別是嚴格控制逃稅,但這與繼續嚴格保護客戶的利益並不沖突。我們特別要防止非法調查,“外國政府必須向瑞士政府提供正式請求,並提供充分的証據和理由”。

  當被問到與國際社會進行信息交流后,日內瓦的國際私人銀行業務是否受到影響時,史蒂夫·伯納德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日內瓦吸引客戶的是全球第一的服務質量,日內瓦的私人銀行服務始終是全球的典范。”

  雖然擁有幾百年的牢固根基,但日內瓦私人銀行業與離岸財富管理仍然面臨挑戰。陳秧秧分析,一是避稅價值削弱,瑞士在歐盟等國際組織以及其他一些國家的壓力下,就相關優惠稅務安排作出調整﹔二是稅負優勢下降,歐洲鄰國調整稅率,與瑞士的稅率差距大為縮小,向瑞士輸出私人財富的激勵減弱﹔三是信息披露要求強化,瑞士已接受經合組織關於稅務信息交換的規定,私人銀行業的保密性質可能會被弱化﹔四是財富后代理財模式轉變,新富階層的財富積累方式、時間及投資偏好等與傳統相異,或將減少利用瑞士為離岸存放地。

  借鑒篇

  “小國模式”不可復制

  日內瓦金融中心常年保持對世界各主要金融中心的研究,但《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史蒂夫·伯納德和日內瓦國際金融中心項目經理C?cile Lermarin,是否對上海金融業有所了解時,他們都禮貌地表示,目前還未開展對上海的研究,希望將來有機會進一步了解上海。

  領域外業務一概不介入

  日內瓦銀行(BCGE)首席執行官Blaise O. Goetschin在對《國際金融報》談到中國私人銀行業務的同質化問題時稱,業務上的同質化是無法避免的,能夠區分的是每家銀行的投資理念和方向,例如BCGE在貿易金融業務上非常活沃,但對沖基金絕對不碰等。

  如今中國私人銀行業務也正蓬勃興起,許多私人銀行都通過派對、紅酒會、高爾夫旅行等方式吸引高端客戶。對此,Goetschin表示,他們完全沒有類似服務。

  “我們是非常嚴肅的金融服務者,我們隻負責對客戶進行理財和咨詢,領域外的業務一概不介入。”Goetschin說,“我們對很多家族客戶已經服務三代人了。”Goetschin表示,BCGE近兩百年穩定的發展是由於其產品的透明度、投資責任感以及長期穩定的客戶關系。

  加速引進國外機構

  陳秧秧表示,日內瓦主要的金融機構都以外資為主,中國要發展國際金融中心,必須加快速度、高比例地引進國外機構,並且注意這些機構的結構,包括國家、性質、各自比例、質量和地位等。例如,中國的私人銀行業務,是從2007年中國銀行設立私人銀行部才開始的,目前隻有12家銀行開設私人銀行服務,無論從數量還是經驗上都遠遠不夠,“我們應該積極向日內瓦學習”。

  “高淨值人群是個非常大的市場。”陳秧秧稱,引進國外機構,一是可以施加壓力,刺激國內私人銀行業的發展,提高服務和盈利水平﹔二是國外機構在中國設立私人銀行,可以吸引中國高淨值人群將資產留在國內。

  低調穩健文化

  談到離岸金融中心,陳秧秧表示,根據其對國際離岸金融中心的研究,物理距離和政治環境是最核心的成功因素,例如東京和新加坡。研究表明,世界各主要離岸金融中心的資本,基本都來自本國附近。

  陸紅軍則強調,根據上海國際金融學院的研究,財富管理中心可以分為高財富高管理的交易型和低財富高管理的交融型,前者以紐約、香港為代表,具有功能強、容量大、產品多、聚集高的特點,富裕人士往往是在此處進行瞬息萬變的買賣交易,后者以日內瓦為代表,旅游環境獨特、自然資源或服務資源獨到,易於吸引富裕人士度假居住、並深思熟慮地進行人生重大財富決策。

  “上海應該學習日內瓦的宜居旅游特色、低調穩健文化。”陸紅軍指出。

  為實業發展服務

  在孫立堅看來,中國金融中心建設必不可簡單復制日內瓦的“小國模式”,更不能以金融業為主導產業,中國的金融業發展必須為實業發展服務。日內瓦充分利用了自己小國高度自由的優勢,穩定、風險小,政府對金融業基本屬於完全放開、不加管制的狀態,並且有幾百年的歷史積澱,在全球范圍內擁有龐大的高度忠誠的客戶,產品和服務覆蓋全球。而目前中國市場若開放太快,必然對產業發展造成巨大沖擊。中國必須以實業為支撐,特別要學習德國,讓金融為實業服務。

  孫立堅同時表示,當然,中國從日內瓦身上可以借鑒的也非常多。第一,日內瓦高度穩定的政治環境,作為幾乎所有國際組織的總部,日內瓦是國際金融信息的核心,是信息最集中的平台。第二,日內瓦堅持把新事物做強、做精、做特色、做個性、做到不可取代,這種思路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第三,金融城的建設還需要良好的人才制度,為優秀的人才提供最佳的生活、工作條件。

(來源:國際金融報)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