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超市為何對奶粉限購?--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滾動

英國超市為何對奶粉限購?

新京報記者 韓旭陽 儲信艷

2013年04月28日08:18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英國超市為何對奶粉限購?

  2013年4月10日,英國倫敦,一家超市奶粉貨架上張貼的奶粉限購告示。

英國超市為何對奶粉限購?

英國超市為何對奶粉限購?

  從4月初開始,英國限購嬰兒奶粉,每家超市一人一天限購2罐。這是繼德國、荷蘭、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之后,又一個對奶粉限購的國家,矛頭直指對外國奶粉需求巨大的中國消費者。英國奶粉限購如何出台?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奶粉限購在英國造成了什麼影響?

  超市裡奶粉貨架空了

  4月26日,在倫敦工作的耿先生下班后到樂購超市採購時發現,奶粉貨架價簽上多了一個標志,上邊標注著“請注意,我們要求顧客不要購買超過2罐的嬰幼兒配方奶粉,這樣我們才可以保証產品供應量,讓盡可能多的客戶購買到產品。”

  耿先生對新京報記者說,樂購超市算是當地一家規模不小的超市,裡面賣的東西很多,唯獨愛他美嬰幼兒配方奶粉的貨架空了,牛欄嬰幼兒配方奶粉的貨架上隻剩下6罐第二階段900g罐裝奶,該品牌其余奶粉全部賣光。

  在英國著名的藥品與保健品經銷商聯合博姿公司店內,耿先生發現了更為詳細的“奶粉限購”說明:“為保証能夠為所有顧客提供產品,奶粉供應商(達能公司)限制每名顧客隻能購買2罐愛他美或牛欄嬰幼兒配方奶粉。”

  耿先生介紹,在英國,人們常選購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有三種,分別是雀巢公司的惠氏奶粉和達能公司旗下的愛他美和牛欄奶粉。耿先生說,“樂購超市的店員建議我如果想要購買超過2罐奶粉,可以嘗試從他們的網上商城購買,但他不能確保一定會成功。”

  奶粉買多了登機受限

  中國顧客購買英國奶粉,主要通過三種途徑:去英國購買、找人代購、在線購買。

  在媒體工作的吳小姐3月份去倫敦出差。吳小姐在倫敦跑了多家超市,才湊齊5罐牛欄奶粉。她說,買5罐奶粉比較保險,如果買得多了,可能會無法登機。

  然而,對大多數父母來說,直接去英國購買奶粉畢竟不太現實。新京報記者從英國最大的全球直郵奶粉在線商店“英國街角商店”上嘗試購買嬰幼兒配方奶粉,在購物車中放入6罐奶粉進行結算時,網站提示:“由於購買商品有限制購買數量,目前每名消費者每次隻可購買最多2罐奶粉,目前這個限制條款面向所有國家。”

  網絡在線購買限制多,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中國顧客選擇通過代購的途徑來購買英國奶粉。

  多國限購引連鎖反應

  “限購2罐+超市完全缺貨,現在買奶粉太難了。”面對英國的限購政策,淘寶奶粉代購店“魅力古城堡英國代購”店主小林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一人一天一個超市,隻能買兩罐奶粉。如果拿得多的話,結賬時機器自動不給過,售貨員也不肯結賬。”小林對新京報記者說,一開始是限購6罐,很快變成了2罐。在一些中國人多的地方,確實出現了超市中奶粉貨架上空空如也的情況。由於德國、荷蘭、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的限購政策出台,英國奶粉缺貨情況更加明顯。小林說:“這是連鎖反應,一些賣家都從那些國家轉戰英國了。”

  不過,小林住在曼城附近的一個小鎮,當地中國人不多,超市裡的奶粉基本有貨,而且管得不算嚴格。比如,雖然一次隻能買兩罐奶粉,但可以重復結賬。小林說,“但是結賬次數太多,被盯上了也不好。總之,一下子買很多罐奶粉的情況,現在不可能出現了。”

  限購海外代購損失大

  小林對新京報記者介紹,在英國限購的奶粉主要是愛他美和牛欄奶粉,這對中國買家影響最大。在她的店鋪中,這兩種牌子的奶粉賣得最好,而同樣很受英國人歡迎。

  小林在英國有正式工作,代購奶粉只是兼職,限購政策令她這個“賺外快”的機會麻煩了許多。以前可以輕鬆在一家店買到全部奶粉,如今她每天要跑到各大超市去分別購買,還要發動同事和朋友一起幫著買。小林說,很多顧客一下子要求代購兩箱12罐奶粉,一般要兩天才能買齊。

  此外,代購店主經常採用的Parcel Force空運郵遞,最近由於自身的虧損,開始推行新政策,向海外郵遞開始漲價,以前可以寄5箱奶粉的錢,現在隻能寄2箱(一箱6罐),而且隻能向同一個地址寄2箱。

  “限購之后英國奶粉的價錢沒有漲,但快遞價錢漲了,所以代購奶粉全線漲價。”小林說,“很多在英國的中國人都在做代購,給親朋帶,自己賺外快的都有。限購對小本生意影響不大,但是對那種月銷千件的大賣家影響很大。”

  據小林了解,英國嬰幼兒奶粉相對於英國人的工資水平來說,價錢很低,因為政府有一定的補貼。她說:“買不到奶粉的英國人,肯定很想拿奶粉罐子丟我們。”

  英國超市為何對奶粉限購

  英國樂購超市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限購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措施不是樂購超市的自主行為,而是英國零售商協會的要求。

  對於嬰幼兒配方奶粉限購一事,英國零售商協會媒體與活動負責人理查德·多德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限購嬰幼兒配方奶粉是奶粉生產商的要求”。限購的發起人是達能公司,達能公司旗下的愛他美和牛欄嬰幼兒配方奶粉佔據了英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半壁江山。英國主要超市阿斯達、塞恩斯伯裡、樂購和毛瑞斯超市都表示會對主要嬰幼兒配方奶粉品牌進行限購,每位消費者每天可購買2罐。

  在一份聲明中,達能公司表示,限購奶粉的原因是“有人大量購買並將嬰幼兒配方奶粉通過非官方途徑出口”。達能公司在聲明中稱:“我們認為大規模的非官方途徑出口的奶粉都進入了中國市場,因為中國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喝上西方品牌的奶粉。我們了解大多數家長一次隻會購買1罐,所以我們希望這次限購對英國家長的影響會降到最低。”據悉,達能公司表示,已經開始採取措施,應對英國貨品短缺的現象,包括每周增加產品供應等。理查德·多德表示:“我們想通過這種限購,讓更多的消費者可以買到嬰幼兒配方奶粉,滿足他們的需求。”

  據英國媒體報道,一些超市也對雀巢旗下的惠氏奶粉進行了限制,不過雀巢公司表示:“沒有發現大規模購買惠氏奶粉出口的現象。雀巢公司從未要求零售商對嬰幼兒奶粉限購,任何針對該產品的限購活動都是零售商的個人行為。”

  奶粉限購帶來哪些影響

  理查德·多德表示,對於奶粉限購問題,奶粉生產商負有一定責任。“奶粉生產商說零售商應該對奶粉供應不足負責,但是為什麼這些奶粉生產商不和商店進行溝通,為他們提供足夠消費者需求的奶粉?”

  消費者調查公司“歐洲監控者”的數據顯示,中國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嬰幼兒奶粉市場,而且“為了更健康,中國年輕的父母追求國際品牌奶粉,特別是原裝進口的產品”。一些英國父母擔心中國效應會沖擊英國的奶粉市場,代表英國母親權益的網站“網上母親”創始人思巴汗·弗裡嘉德指責生產商故意“造成恐慌氣氛”。他表示,如果中國父母真的需要那麼多奶粉,生產商不是可以多雇員、多生產、多賺錢嗎?

  理查德·多德承認,這種限購條款並不常見,零售商也不喜歡這種限制,因為限購會影響他們的生意。他說:“零售商是在做生意,希望能夠滿足所有顧客的需求。所以沒有人喜歡這種限制條款。對於緩解過去幾個月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供貨壓力,這個條款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個人希望這個條款只是暫時的。”

  理查德·多德不認為奶粉限購條款是針對中國消費者而設定。他表示:“可以確定的是,的確有人來購買奶粉並以個人的名義將奶粉郵寄到中國,但這種行為是合法的。”

  新京報記者就限購嬰兒配方奶粉一事聯系愛他美和牛欄公司的新聞發言人薩莉·格裡菲斯,不過對方拒絕就此接受採訪。

  2德國 從2013年1月底開始進行奶粉限購,德國最大的日用品連鎖店DM以及ROSSMANN等大連鎖店在奶粉櫃台貼警示牌稱,“每位顧客最多隻能買3罐奶粉”。近來,DM超市的限購規定又“升級”,不但限購3罐,還要求出示孩子的身份証明或帶著孩子才能買。德國海關一般隻允許華人一次往中國寄5罐奶粉,很多中國消費者通過外國人代購,或通過德國食品商代買德國奶粉。

  1荷蘭 牛欄牌、美素牌奶粉在2013年1月左右開始限購,超市上的嬰幼兒奶粉貨架上都有限購的標志牌,上面寫著“每位顧客最多可購買1至3罐奶粉”,以保証貨架上奶粉不斷檔。即便如此,這些奶粉的貨櫃上也多數是空空蕩蕩的。荷蘭牛欄公司曾對媒體表示,它們的產品隻針對荷蘭市場,但大規模的採購導致荷蘭本地消費者買不到奶粉,隻能實行限購。

  3意大利 2013年4月,意大利各大超市的嬰幼兒奶粉貨架上出現了限購標示,“每位顧客最多可購買2罐奶粉”。據當地華人介紹,各類嬰兒輔食也被進行了限購,每個消費者每種一次隻能買到3件。

  4美國 2012年6月,美國多家超市和賣場發布奶粉限購令,顧客每次最多可購買5至12罐嬰兒配方奶粉。

  5澳大利亞 從2013年1月開始,各大商場、藥品保健品店聯合採取保護嬰兒行動,每人每次限購2至4罐嬰兒奶粉。店內監控系統將收集到的數據輸入收銀系統,24小時內超量或反復購買者,電腦拒絕通過。當地郵局原本也曾表示要限制奶粉郵寄量,但由於市場從源頭上卡住購買量,郵局認為沒必要再設卡,但提高了郵寄費。現在,從澳大利亞寄奶粉的價格基本上與奶粉價格相當。

  6新西蘭 從2012年年初開始,多家主要超市就在嬰兒奶粉專區貼出“每人每次限購兩罐奶粉”的限購令,限購令還特別用中文大號字體注明。2012年9月,限購令“升級”,新西蘭官方發表聲明稱,隻有注冊備案的出口商才有資格將包括嬰兒配方奶粉在內的奶制品帶離新西蘭本土。因此,個人代購的奶粉將無法從新西蘭海關清關。

 

(責編:李棟、劉陽)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