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滾動

高息陷阱提現困難成P2P網貸“雷區” 需謹慎評估控制風險

王原

2015年03月15日13:09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高息陷阱提現困難成P2P網貸“雷區” 需謹慎評估控制風險

  新華網上海3月15日電(記者王原)P2P網貸在飛速發展,問題平台數量也在不斷攀升。有的投資人把幾萬、幾十萬元的積蓄“砸”了進去,看到的卻是再也無法登錄的網站,聽到的是老板已卷款跑路。

  據統計,2014年我國問題互聯網借貸平台共計273家,涉及金額數十億元人民幣,問題主要集中在:信息不對稱及低門檻導致詐騙的道德風險﹔自融、拆標、組團等導致資金流斷裂﹔同業拆借的關聯倒閉﹔單人借款金額大導致經營風險等。

  “一些純詐騙平台一開始就以超高收益率吸引投資人。”網貸之家首席研究員馬駿說,超過24%年化收益率紅線的平台投資者不要碰,這屬於典型的“陷阱”。

  業內人士表示,多數正規平台現在的收益率在8%至12%,這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年化收益率。

  在P2P剛剛進入中國的早期階段,就出現一些純詐騙、開設虛假網站吸收出借人資金的平台,2012年爆發的“優易網”案就是一個典型。然而這並沒讓大多數出借人提高警惕,隨著互聯網金融持續火爆,2014年上半年,出現大量純詐騙平台。不法分子不斷變換詐騙手段,不斷刷新跑路的最快時間,不變的是源源不斷的受害者以及難以進展的維權。

  “識別純詐騙平台最簡單的辦法,首先是看有沒有實際的辦公場所,投資者可以從網貸平台提供的聯系方式上進行查找。”馬駿說,此外還要看網貸平台的信息是否公開透明。P2P平台和產品公開披露相關信息會提升產品透明度和安全性。“投資者要看清借款人是誰,借款用途是什麼。”

  除了純詐騙的平台,另一大“陷阱”是提現困難。數據顯示,2014年出現的問題平台中,提現困難型平台佔44%,涉及人數最多、金額最大。

  浙江裕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厲健律師分析,提現困難一般源於兩大原因,一是自融型平台,多少存在標的信息造假,資金流向單一等問題。二是平台正常經營,但是業務來源和風控水平較差,出現風險,資不抵債。

  面對提現困難的平台,厲健建議,投資人可以提供相關証據,向法院起訴,在打贏官司后,根據平台剩余資產按比例獲得清償。但他也提醒,通過民事訴訟挽回損失比較耗時,周期至少一年以上,很可能出現打贏公司但無財產可供執行,投資者人連訴訟費還得自己貼進去。

  湖北經濟學院戴靜博士說,高收益往往伴隨著高風險,除了事后維權救濟之外,投資人應事先做好調查及風險評估,仔細研讀投資協議,以降低投資風險。

 

(責編:李海霞、劉陽)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韓國女孩夜生活自拍韓國女孩夜生活自拍
  • 現實中的"動漫美女"現實中的"動漫美女"
  • 當你老了 養老金夠花嗎當你老了 養老金夠花嗎
  • 鋼管舞美女夜生活的另一面
鋼管舞美女夜生活的另一面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