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战非洲
利润当前,对远赴非洲的中国采金人而言,步伐一旦迈出,就很难停止。有媒体报道,“一些投资规模庞大的中国采金人,筹划向加纳周边国家转移,去津巴布韦、赞比亚等国考察”。
很少有人确切了解,第一条万里之外的金矿信息,当年是如何传入上林县城的。但了解这里的人们却不难想象,“挖到金子”在这里有怎样的诱惑力。
上林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部,大明山东麓,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县。划入南宁市管辖后,其成为了“大南宁经济圈”中的一员。但当地贫困的经济面貌仍难扭转。2012年,下辖7镇4乡的上林县,登上“国家级贫困县”名单。
一张流传于网络的帖子,估计就曾激荡起不少上林人心中的波澜。帖子的内容,正是中国人在加纳采金的情况。在其中的一张照片中,一个男子光着膀子,手拿一块长方形黄金。金块虽然表面粗糙,却依旧金光闪闪。
在现实中,人们也亲眼见到,淘金老板致富后,有的在家乡建起小“别墅”,购置豪华轿车;有的到县城购房经商。当然,也有一些人,因矿地“不争气”,最后不仅血本无归,还负债累累。
异国淘金热反过来也活跃了上林市场。
“去加纳淘金的老板一来就是成件成件地买,比如花生油、生抽、辣椒酱、八宝粥、食盐等。”批发店的老板们说。而从事采金设备销售的老板更是乐得合不拢嘴:“刚刚发一批货,又有客户催我装机发货了……”异国淘金热还带动了淘金机器等相关的机械制造业的兴盛,上林甚至还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雷蒙牌砂泵机。
据有经验的加纳采金者介绍,赴加纳采金其实并不难。有时,在还不知道金矿在何处的情况下,运作就已经开始了。
首先是物色股东和工人,然后,则需购买采金机械设备、生活用品,并从港口发至加纳。同时,也要加紧办理赴加纳的人员护照。
而对上林县城里的人们而言,出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办理加纳、菲律宾、越南等国签证”的招牌,在不起眼的小街上到处都是。
待采金人员飞抵加纳后,事先联系好的矿地经纪人会带路找到当地酋长。只有得到酋长首肯,才可能进行矿地开采。依据加纳习俗,约见酋长是要付钱的,一般是60赛地(1塞地约等于5元人民币)。
在进行勘探后,如果认为矿地值得开发,就需要跟地主谈条件,把矿地买下来。等矿地落实后,再带上货柜提货单,把设备清关出来。矿山设备收取20%左右的关税,一般一个货柜的清关费用含关税约需要8000美元。设备运至矿地安装后即可开工,其间如遇矿产局或移民局的人来检查,就交给地主去解决。
“能不能淘到黄金,那就要看自己的运气了。”一位上林人说,“如果碰上好的矿地,一夜暴富都有可能。”
事实上,除了运气,在加纳淘金还潜伏着诸多风险:医疗条件差、治安环境恶劣等等。此外,加纳军警和移民部门也逐渐加大打击非法采金力度。
今年10月,在当地对阿散蒂省多个地区的外国人矿区进行的集中清查中,100多名涉嫌非法采金的中国人先后被拘捕。10月11日,加纳军警在行动中开枪射击,打死一名陈姓中国采金者。这一事件导致在加纳的中国采金者暂时停工。
然而,利润当前,对远赴非洲的中国采金人而言,步伐一旦迈出,就很难停止。有媒体报道,“一些投资规模庞大的中国采金人,筹划向加纳周边国家转移,去津巴布韦、赞比亚等国考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