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安:中国专利世界第一?虚胖--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李长安:中国专利世界第一?虚胖

李长安

2012年12月13日07:17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手机看新闻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披露,2011年中国专利部门受理的专利申请量已超过了日本和美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大专利申请国。

  专利申请量的快速增长,是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科技扶持力度持续加大的表现和结果。但在中国专利申请数量迅速膨胀的背后,仍存在着诸多隐忧和问题。

  一是专利质量不高。专利申请数量猛增的背后,是中国专利整体质量较低、“虚胖”严重的现实。在专利类别上,含金量较高的发明专利数量只占1/3左右,远远低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在有效期限方面,法律规定有效期长达10年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在中国的平均有效期只有3到4年。原本长达20年有效期的发明专利,在中国也只有6年左右的寿命。

  二是专利转化率低。专利只有转化成生产力才有意义,否则就会变成“纸上谈兵”的垃圾专利。然而,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专利技术转让实施率(即全国专利技术转让合同数量与全国专利授权数量之比)竟然只有0.29%,这与发达国家5%左右的实施率存在巨大差距。大量专利不能顺利进入市场应用,其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因为缺乏实用性,有的是因为效益无法预测导致企业不愿购买。但最重要的则是在专利与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中介组织和孵化机制,使许多专利一出生就被束之高阁。

  三是专利保护体制不全。在我国,虽然已初步形成了以《专利法》和《知识产权保护法》为核心的专利保护法律体系,但各种侵权行为仍大量存在,严重损害了发明人的权益。不仅如此,我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专利保护意识薄弱,被恶意侵权的事件频频发生。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平均每1.3亿美元出口中仅有1件国际专利申请,而中国当年的国际专利申请量也仅为美国的27.5%,与美日等发达国家差距明显。

  由此可见,中国虽然已成为专利大国,但离专利强国仍差距甚大。中国的专利技术要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就要做到:首先,大力鼓励专利中介组织和孵化机构的发展,规范收费标准和服务流程,健全公共专利信息基础设施,在专利和市场架起一座信息畅通的桥梁。其次,加快完善专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对各种侵权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激发全民发明创造的积极性。最后,要建立开放竞争的市场体制,让市场机制在专利技术的优胜劣汰中发挥主导作用,使企业在提高专利质量方面尝到更多甜头,激发全社会创新的热情。▲

  (作者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

  国际论坛版文章除社评外,均不代表本报观点。欢迎读者参与讨论。

  电子信箱:taolun@globaltimes.com.cn

(责任编辑:值班编辑、李海霞)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