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力总量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下降。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国家统计局1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3727万人,比上年减少34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2%,比上年末下降0.60个百分点。
此前,在2011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为74.4%,比上年微降0.10个百分点。
劳动力短缺或加重
分析人士认为,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下降,这一历史性的拐点,意味着年轻人需要抚养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即人口抚养比上升,使得中国经济过去赖以快速增长的人口红利窗口加快关闭。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会日益严重。
之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0%,其中抚养比不断下降的人口红利贡献了20%,即每年2个百分点的平均增速。
“同时,这一迹象还预示中国人口负增长时代正在临近,人口总数的下降时间比过去预计的2027年还要提前。” 北京大学教授陆杰华认为,为应对新的变化,国家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各地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尽快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转变。而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也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
人口负增长将大大提前
此前,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报告预计,中国总人口负增长将在2027年到来。相应的,劳动年龄人口在“十二五”末期的2015年或者更晚才会出现负增长。
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力人口总量下降已提前3年出现。
“人口变化一般是缓慢的。劳动力总量下降需要进一步的普查数字来验证,如果是真的,那意味着问题非常严重了。”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黄荣清表示,这意味着用工紧缺将更加突出,劳动力成本将快速上升。
事实上,2012年各地农民工工资已录得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2.5%,全年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6.3%,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比上一年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