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觉得是统一起来还是分别做比较好?
阚治东:统一起来有难度。刚开始可以允许一些区域性的先发展起来,但都要具备服务全国的功能。这样才能有竞争,才能形成统一的市场。为此政府需要制定规则。像台湾交易所里面,很多企业都喜欢留在那里,而不是去升板。
东方早报:哪种方式会活跃一些?
阚治东:很难说,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和海外的有差异。现在就没有席位费和会员费,只收经手费。
中国几个资本市场之间应该有竞争,任何地方有垄断都不好。没有市场因素在里面了。像现在深圳和上交所就没有竞争。
东方早报:那为了抢先一步上市,是不是现在市场环境比较浮躁?都在抢这一步,造成了“一边造飞机、一边飞行”的情况?因为我们看到一些企业,尤其是创业板推出后,有相当一批公司,在上市完成后,业绩成长性出现明显减缓,有的甚至走下坡路了。
阚治东:创业板企业,之所以叫“创业板”,就是说,有的企业会越走越好,而有的企业则会走着走着走不下去了,都是正常现象。所以,现在这种现象又出现了,并不一定是上市前过度“粉饰”和“包装”的结果。而是创业板企业必然会出现的现象,会出现分化。
当然,其中也可能隐藏着部分企业过高地宣扬自己今后几年的利润表现,托高估值,而上市后就现原形了。
东方早报:现在PE非常热,股东肯定是希望越早产出回报越好,那是否感到过在股东和冷静的投资抉择之间存在矛盾?
阚治东:我亲身经历觉得,现在说是“全民PE”也只是说说而已。更准确地说是“全民关心PE”。现在找我们的LP也蛮多的。但我们对这些股东都不认识、不了解,怎么可能就轻易接下盘来做管理人呢?
东方早报:从几大会计公司数据中发现一个现象,PE资金“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
阚治东:是的。现在资金出来确实有,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忽悠资金的人,也多了很多。我觉得,在其中,有很多人之前根本没有做过PE。
但我们觉得,PE/VC的管理人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的。比在电脑前买股票复杂多了。这里面涉及的环节非常多。一个好的PE管理人是应该把投资人的风险降到最低为首位的。因此有资金的人必须要懂得识别管理人。
如果你到我阚治东这里我不会保证你每年20%、30%的收益。虽然我过去做过很多成功的案例,但我也不敢保证以后不会有失败。
为什么2000年到2005年证券业出现全面亏损、全面萧条,很多企业面临倒闭?就是因为“委托理财”。当时很多股民,就是投资者,认为委托证券公司炒股票是稳赚的,但偏偏证券公司炒股也会亏损。所以,当年证券公司为了揽客,也是承诺保底收益——8%、10%的保底收益,最终就是这个“保底收益”把很多证券公司搞垮了。很多证券公司亏损几十亿,就是这样来的。
今天的PE投资也是如此。承诺收益,一方面管理人自身承担着很大的法律风险;对投资人也是不负责任的,一旦投资人被高回报忽悠过去,到时候管理人根本是没有赔的本钱的。
今时今日,我们有这种“保底PE”到处忽悠,难道不危险吗?否则和过去一样,还是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东方早报:现在找好项目是不是很难?怎么来找项目?
阚治东:好项目竞争非激烈,像我们在管理着的安徽高科。我们天天在里面扑着,看园区里这些企业的资质啊、成长情况啊。那这样一来,对企业的了解肯定比突然听到一个项目,乘飞机飞过去看一次的PE要扎实很多。扑到就扑到、扑不到就扑不到。
最近宁夏也过来希望我们能帮他们做一个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提供给我们80家企业的名单。用这种方式做,更扎实一点。(编者注:今年3月份,以安徽省国有资本为背景的高科创投正式揭牌,注册资本3亿元,由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实业发展公司和上海东创万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分别持股40%、30%和30%。安徽创投公司总裁为阚治东。)
东方早报:投上海的项目不多?
阚治东:好像近年来我们对上海关注度确实也不高。最近我们和其他风投一起刚达成一个协议,投了一个医药公司。
似乎上海方面更关注500强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关心度相对较低。
我们在做政府引导基金的过程中,有两次没有成功,一次就是在上海。当时上海一个区长来和我们谈,要成立一个2个亿的基金。但在签了一个框架协议之后,就没动静了。我们想怎么回事,就去问了。对方说他们找了美国硅谷银行做中介,立了一套很完整的风投基金规则。搞规则就搞了一年的时间吧,后来又没声音了。再去一问,说区委书记、区长都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