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推行这个政策您觉得政府还在等什么?
袁钢明:我觉得还是老的感念、老的思维,还是过去的那种思维。国家强大了才有人民的强大,好像大河有水小河才有水。这种说法是过去的计划经济式的说法,应该说是民富国强。应该是老百姓富裕起来了,收入提高了,国家的经济增长才能更加的旺盛,兴旺发达。
只是单纯从国家的角度考虑,没有从职工或者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增长来考虑,这是个意识问题。
认识意识,到达到共识,政策才能制定的合理。现在有的部门特别是制定政策的部门,本身在意识上就没有,达不到一起来提高社会保障养老金的共识。我觉得最根本的是认识上要达到认识,我们要通过讨论来改变这种不合理的认识。
社会保障的调查中,还有一个方面引人关注,这就是弹性退休制度。和之前人们关注的提高退休年龄不同,弹性退休制度指的是,划定一个区间,人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这个区间内自行选择退休时间。超过8成的网民支持这种方式。那么,这种方式和单纯提高退休年龄有哪些不同?哪些人将从这种方式中受益?具体执行起来,目前是否存在技术性问题?
袁钢明:这个实际上只是一个过渡方式,咱们国家现在正在尝试探讨推迟退休年龄的方案。发达国家已经执行了,发达国家实行了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后,也同时带来了国家财政负担比较重的问题。所以推迟退休年龄,推迟退休年龄可以减轻国家退休金的负担。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事情。咱们国家现在总的来说好像推迟这个情况很多职工不满意,推迟了以后企业职工的负担加重了,而且享受国家保障的时间推后了。
如果我们要推行国家财政统一的社会保障,国家财政负担加重的话,可能就必须要推迟退休,这种推迟是减缓国家压力的一个重要方式。这是两件事情,但是现在企业职工哪边都没有享受的到。如果搞弹性的话,一部分人可以推迟,一部分不推迟。肯定是享受国家财政保障负担的这些人愿意推迟,而享受不到的又不愿意推迟。这样就可能造成国家负担不能得到减轻,而国家的社会保障又普及不到企业中去。所以弹性制度实际上是一个有问题的做法,最彻底的做法是全国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然后统一的尝试向后推迟这样比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