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以来,我国大豆产业下滑趋势未见好转,反而逐步恶化。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1/3以上,商品量占全国的50%以上,位居全国首位,是国家重要的大豆生产和加工基地。鉴于目前的严峻形势,遏制黑龙江省大豆产业进一步衰退迫在眉睫。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洪袁舒建议:国家有关方面应高度重视,制定切实可行措施,保护我国大豆产业体系健康运行,进而保证国家粮油安全和国际市场话语权。
大豆产业体系不健康
洪袁舒认为,从黑龙江的情况来看,大豆产业体系已经无法健康运行。首先表现是粮油安全问题面临挑战。2012年我国大豆产量为1280万吨,国内大豆需求量达6500万吨,进口量达到5838万吨,国产大豆生产能力不足需求量的20%,大豆进口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外依存度高达80%以上。国际大豆价格波动对国内影响非常大,粮油安全存在严重隐患,因此保证国内大豆基本种植面积和产量尤为重要。
其次,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急剧萎缩。国内大豆种植面积连续第5年下降,2012年为8682万亩,较2011年下降13.8%。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高峰期达到7000万亩左右,目前已下降至2012年的不足4000万亩,产量也从2004年的800万吨左右下降到2012年的440万吨,均下降40%以上。受单产水平低、比较效益低和进口大豆冲击,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急剧下滑,形势非常严峻。
第三,加工企业开工率低。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企业基本以加工本地大豆原料为主,受进口转基因大豆价格冲击,产品成本高缺乏竞争力。加之企业精深加工能力弱、产品技术含量低、产业链延伸程度有限,与在国内布局的国际四大粮商规模生产无法抗衡。以目前市场价格,每加工1吨大豆亏损100元以上,全省110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开工率不足40%。
第四,非转基因大豆产品市场认知度低。我国没有对转基因产品执行强制标识,使消费者无从分辨。社会舆论对宣传非转基因产品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使大部分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存在的隐患不了解。非转基因大豆天然、安全、健康的优势没有充分体现。
亟待中长期发展规划
大豆产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洪袁舒据此提出的建议包括:
加强和完善国家对大豆产业的补贴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一是加大对大豆种植业的补贴。建议国家长期实行大豆保护价收购政策并适当提高标准,参照玉米价格和供需趋势,以每斤不低于3元收购价直接补贴农民,调动种豆积极性;建议国家针对大豆种植效益低出现的弃种现象,以大豆与玉米的比较效益差额为标准,提高大豆良种补贴标准,由目前每亩10元提高到30-35元,实现良种成本全补贴;建议国家从农业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鼓励引导玉米和大豆合理轮作,在测算轮作损失后每亩补贴40元;建议为有效缓解小四轮整地导致的大豆产量低、品质差、病虫害频发和土壤抗灾能力差的问题,对大豆主要增产措施大机械深松秋整地给予每亩10元补贴。二是加大对大豆加工企业的补贴。建议适当扩大大豆收储范围,对具有仓储能力的大豆加工企业,比照国家粮食储备补贴办法,对收储大豆的加工企业给予补贴;建议加大大豆加工企业补贴力度,根据每年进口大豆与国产大豆差价给予动态补贴,对加工国产大豆的企业每吨补贴差价的50%以上。
强制执行转基因标识也是一个重要的措施。建议国家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制定监督处罚细则,对转基因大豆产品以及下游产业链产品加强检测和监管,强制规范执行转基因标识。
另外,建议由国家大豆协会和国家有关部门牵头,从品种的选育、高效栽培技术及专用品种生产、分级分类收储等过程构建大豆标准化生产体系,省里积极配合,从根本上提高大豆产业竞争力。
就整个产业的健康运行而言,洪袁舒认为应当加快研究制定国家大豆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大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切实可行措施,建立和完善大豆产业利益协调机制、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和大豆进出口市场预警机制,加快建立大豆产业发展体系。并明确黑龙江省在大豆产业中的位置及职责任务。使我国大豆产业真正走向健康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