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王正敏教授是否落实了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的处理意见?记者致电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这里的工作人员表示,对此事不太了解。
医院:今天我们领导也不在,他今天就是去沟通交涉这件事情,我们现在没有办法给你一个很准确的答复。而且,作为医院来讲,我们不可能去相信王宇澄个人的一面之词,王医生他个人对医院的贡献、对国家的贡献都是我们大家有目共睹的,不可能因为一个人的一面之词就整体推翻他的个人贡献,你说是吧?
实名举报自己的授业恩师,王宇澄究竟是为什么?
记者:当时他申报中科院院士的这些材料,应该是您经手的,对吧?
王宇澄:对。而且我们举报的这些东西,大部分90%的东西都是我到他这个地方来之前,他就已经造好假了,我们哪知道呢?这都是后来露出马脚的。要知情,我们跟他有半毛钱关系,我也不会来这么举报他。
至于外界盛传的与王正敏存在利益纠葛,王宇澄也是断然否认。
王宇澄:我跟他有什么利益呢?他是我老师,我跟他既没有什么位子争,也没有什么争。这个原因,也简单。因为他利用了一个学生对于一个专家和权威充满敬仰。然后呢,他发现我的造假已经成功了,我的目的达到了,所以他就立刻变脸。
举报的原因,在王宇澄看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举报材料,被复旦大学部分地认可了。
王宇澄:冒充论文的性质,这个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甄选当中的一条高压线,决不可逾越的红线。如果一篇论文有点瑕疵或者论文署名先后有一点问题的话,你都不能当选。
至今,复旦大学的调查结论,依然挂在该校学术委员会的官网上,而中科院的调查程序,仍在进行中。中科院能否认同复旦大学的调查结论?根据该结论,是否能够证明王正敏教授存在一定程度的学术不端行为?事件的相关进展,中国之声将持续关注。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