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CPI以2.5%的涨幅低位开局,预示着今年通胀压力温和可控的趋势将会延续。虽然CPI数据尚可,但PPI长达两年的同比负增长却仍在持续,而在环比方面,1月PPI更是重现负增长,这预示一季度经济增速仍有可能继续放缓。
分析人士认为,在数据面前,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除非未来几个月经济数据大幅下滑,否则货币政策不太可能放松。
1月CPI略超市场预期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数据显示,1月份CPI同比上涨2.5%,与上月持平,但略超此前市场普遍预期。
食品价格仍是推升CPI的主要因素。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称,“1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较多,主要是受节日因素影响。”其中,鲜菜和鲜果价格上涨较为明显,环比涨幅超过了10%。但值得注意的是,在CPI中占比较重的猪肉价格出现下跌。
谈及未来几个月CPI走势,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从1月猪肉价格同比、环比反季节下跌看,预计一季度猪肉价格仍将维持弱势。同时考虑到2月节假日因素消退后非食品环比涨幅趋缓以及翘尾因素也会有所回落,因而今年一季度CPI同比可能低于2.5%,个别月份甚至可能跌破2%。”
另有分析人士称,反腐力度的加强对就餐和肉类需求具有负面影响,这也对抑制物价涨幅有一定帮助。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在其最新发布的研报中也称,反腐导致食品价格涨幅低于历史均值,未来食品价格受此因素影响也难以大幅上升。
经济仍存下行风险
数据显示,1月份PPI同比下降1.6%,为连续第23个月负增长;环比则下跌0.1%,此前则是连续三个月维持零增长。
连平指出,1月PPI同比降至近五个月新低,且近期国内发电量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这些数据预示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仍存在走弱的可能,一季度PPI同比增速将偏低。
除了PPI仍然疲弱,其实月初公布的经济先行指标PMI回落,就已经预警了一季度经济开局并不容乐观。此前数据显示,1月中采联制造业PMI降至半年低点,非制造业PMI创五年新低,而汇丰PMI则是半年来首次跌破荣枯线。尽管先行指标开局不佳,离不开春节效应的影响,但多位分析人士仍认为,经济自身疲弱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前两天公布的1月外贸数据迎来“开门红”,进出口同比增速超预期跃升至双位数。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1月数据受春节因素影响有所失真,2月份难以保持当前增速。
谈及政策走向,彭文生表示,通胀不是制约当前货币政策的主要因素,偏紧的货币政策将是宏观政策长期性和结构性特征,除非未来几个月经济数据大幅下滑,否则货币政策不太可能放松。
央行日前在其发布的去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就指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仍有望保持平稳向好、稳中有进的态势,央行将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保持适度流动性。记者 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