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在农村的很多地区,村民们去小超市买东西时,已经开始用银行卡刷卡消费,而且还可以通过电子机具方便地办理转账、取现等金融业务。这种在城市中看似平常的现象,发生在农村地区可以说是突破性的进步,反映出农村地区金融环境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离不开农业银行多年来在服务“三农”道路上的辛勤耕耘,与该行金穗惠农通工程的大力实施密不可分。
延伸服务触角到农民家门口,实现金融“便农”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服务缺失,如何让广大农民享受到便捷的现代金融服务一直是农村金融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农业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立的“面向三农”市场定位,认真履行服务“三农”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产品、科技、网络优势,大力实施金穗惠农通工程,通过在农村地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小超市、供销社、农资连锁店、通信及电网运营商、新农保(新农合)村镇服务站等便民场所设立服务点,布放转账电话、POS、自助服务终端等电子机具,将金融服务网点延伸到农民家门口,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让持卡农民在离家就近的服务点就能方便地享受到小额取现、查询、转账、消费、缴费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项金融服务,为农民带来了极大便利。
农业银行不仅把金融服务送到了农民家门口,也把金融知识带到了农民身边,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向广大农民宣传普及金融知识,让农民逐渐能用、会用、爱用现代金融工具。
截至2013年5月末,农业银行已为农民发放惠农卡1.38亿张,设立服务点58.1万个,布放电子机具114.2万台,电子机具覆盖了全国6成以上的行政村,在广大农村地区构建起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金融服务网络。
对接新农保等民生工程,实现金融“惠农”
山东省新泰市围平村,是一个坐落在深山里的普通小村庄。由于山路崎岖难走,多年来,村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领取养老金,便成为了一件很不方便的烦心事。到县城里取钱,腿脚不方便不说,来回路上就要花上好几个小时,路费也要几十块。在过去,这是很多农村老龄人领取养老金不便的真实写照。
如今,一张小小的惠农卡,就能让他们在村里的服务点足不出村拿到养老金。依托金穗惠农通工程广覆盖的渠道平台,农业银行将惠农金融服务与新农保、新农合及涉农补贴等民生工程进行对接,实现了机到村、卡到户、钱到账,为农民的“养老钱”、“看病钱”、“补贴钱”安全高效地归集、发放和管理建立了“直通车”,使各项惠农资金能够顺利的直达农户手中,并通过金穗惠农通工程服务点方便地领取,保证了国家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地。
在围平村,62岁的刘思等用惠农卡每月在村里的服务点轻松取到卡里的55元养老金,笑得合不拢嘴,“以前取钱要花几十块钱坐车跑到县城,很不方便。现在,在家门口刷卡就可以领到养老金”
在甘肃,农业银行在代理新农合的过程中通过与省卫生厅的密切合作,实现了参合农民先看病后付费,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免去了繁琐的报销过程,让新农合制度更加切合农民的实际需求。
提供一体化链式金融服务,实现金融“富农”
农业银行利用金穗惠农通工程形成的服务网络,围绕产业链、物流链、资金链及供应链,以农业生产流通环节上的企业和农户为重点,为其提供结算、融资、理财等全方位一体化链式金融服务,有力地促进了涉农企业发展和农民致富。
在湖北、山西等地,农业银行以农村连锁超市为依托,通过商融结合、以商带农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将现代金融服务注入到农村商品流通领域的各环节,让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在农村全方位渗透辐射,既支持农村商业组织自身的壮大,又支持农户和农业更好的生产。
在广西、山东、福建等地,农业银行通过加强与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层团组织、妇联、村委会等合作,借助多方资源为农民生产提供信贷支持,有效促进农民创收致富。
实施多项优惠减免政策,实现金融“利农”
农业银行在金穗惠农通工程建设中真正实行让“利”于农,让农民不仅感觉到金融服务的便利,而且又能负担得起。
在惠农卡使用上,免收工本费和小额账户服务费,减半收取年费,降低农民用卡费用,自2008年发放惠农卡以来累计优惠60多亿元。
在渠道建设上,免费向服务点提供转账电话、POS等电子机具,并积极争取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运营商的支持,对装机户因刷卡交易产生的通信费、月租费实行减免优惠,切实降低农民使用机具的成本。
在为农民提供信贷支持上,长期以来,农业银行一直坚持低于同业其他银行利率发放农户贷款,其利率比其他农村金融机构普遍低10-30%,每年仅利息支出就为农民节约5-15亿元,不但解决了农民生产、生活资金需求,而且降低了农民的资金成本,把更多的收益留给农民。
金穗惠农通工程是农业银行在广大农村地区搭建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有效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随着国家推进“四化同步”发展,金穗惠农通工程的服务功能将不断拓展,对全面满足农民金融服务需求将发挥出重要作用,也必将对整个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来源:中国农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