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2014年阶段性专题>>2014两会_农业银行专题

“惠农通”工程突破之道(二)

探出三种惠农服务模本

2014年03月01日10:49        手机看新闻

尽管三种“惠农通”工程服务模式各具特色,但均在提供普惠金融需求之上,赋予了新的惠农内涵,营造出全新农村金融生态;从实践看,行之有效,达到“基础服务到位、覆盖面广、发展可持续性”的目标,且可复制,可借鉴。

“惠农通,通万家;城与乡,一个价;可取钱,可刷卡;缴话费,选号码;传信息,惠农家。”如今,享受到“惠农通”服务的亿万农民如是评价。

的确,如果用一个关键词诠释农业银行的责任担当,“惠农”应该最为恰当。近几年,农业银行充分践行普惠金融理念,着力探索金穗“惠农通”工程服务模式,持续提升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竭尽全力将党的惠农政策送到千家万户。

“惠农卡+电子渠道”——“惠农通”工程的基础服务模式。围绕这一主线,农业银行辖属分支机构创新实践,延伸服务渠道,加载服务项目,拓展服务内容,搭建解决“三农”问题的良好金融服务平台。

在重庆市巫溪县朝阳镇咸池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联嘉超市,村民周西财选好物品后,拿出惠农卡,在农行布放的“惠农通”信息机上轻轻一划,便完成了刷卡消费。

“有了这台机器,我们购物和城里人一样方便。”提及“惠农通”服务,他赞不绝口:“除了能买油盐酱醋,还能取钱、给手机充话费、查询财政直补资金,用处很多。”

如今,在巴渝大地,万千农民享受到了与周西财同样的金融服务。而在这条金融惠农高速路铺就的背后,是农行重庆分行与重庆市商委、中国移动重庆公司的牵手力推。2009年,三方商定,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国首创“惠农通”信息机,将现代金融服务触角延展至农民家门口。

创新实践中,“惠农通”工程第一种具体服务模式精彩亮相——对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型。

透过周西财个案,我们可以对此模式做出描述: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主渠道,以加盟龙头企业及其连锁店为基础,通过“惠农通”信息机,为农民提供刷卡消费、存钱取现、获取农业信息等一体化服务。

实践表明,对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模式为“多赢之举”:疏通了农村金融“毛细血管”,破解了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缺失难题;打造了一个功能聚合、锁定消费的惠农平台,激活了农村商贸流通;改善了农村商务及信息服务,构建了多层次、全方位、“零距离”的惠农服务网络。

近日,甘肃省会宁县柴家门乡70岁的农民柴应祥来到乡卫生院就医,医生诊疗后,他拿出惠农卡,医务人员在POS机上轻轻一刷,完成了看病买药、报销药费。

“以前报销药费,要跑好几趟,1个多月才能领到钱。”柴应祥说,“有了这张卡后,当场就报了,也不用担心钱不够用。”

镜头定格于2011年4月 26日,农行甘肃分行联手省卫生厅启动金穗惠农新农合“一卡通”项目,开创了农行与卫生部门在省级层面全面合作、全辖推广的先河。自此,在陇原大地,农民实现了“参合配卡、就诊携卡、缴费刷卡、报销入卡”。

着意探索中,“惠农通”工程第二种具体服务模式新鲜出炉——对接新农保、新农合等代理业务型。

通过这一案例可以看出,第二种模式核心为依托“惠农卡+电子渠道+代理项目”,将银行业务系统与相应代理项目系统有效对接,为农民提供养老金支取、药费报销、取现、刷卡消费等服务。

显而易见,对接新农保、新农合等代理业务模式是农业银行落实国家惠农政策的实践,符合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好事。通过此服务模式,国家惠农政策一步到位,既赢得民心,又节约经费;农民既获得惠农政策扶持,又享受到便捷金融服务。

农行湖北分行以全国最大的民营农村连锁超市——湖北富迪实业公司为依托,将金融产品融入农村商品流通各环节,探索出了独具特色“商融结合”的新型服务“三农”模式。

湖北分行竭力为富迪公司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有效满足产业链上各环节金融需求。在供应链上游,助其采用“超市+基地+农户”模式,建立种植养殖基地40多个,推动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壮大;支持“合作社+农户”模式,促使富迪公司与40余家合作社签订购货协议,收购各类农产品。

同时,湖北分行在富迪公司门店安装了“农商通”和转账电话,并联手建立三农金融服务站,以多种方式为农民提供涉农补贴使用、结算、取现、刷卡消费信贷、理财等服务。

竭力求索中,“惠农通”工程第三种具体服务模式应运而生——对接“三链”(产业链、物流链、资金链)链式金融服务型。

透过这一案例,我们看到,对接“三链”服务模式主要特征为围绕农村成熟的产业链、物流链和资金链,以相关重点涉农组织为依托,将金融服务融入整个链条,全力为链条上农户提供结算、信贷等服务。

应该说,对接“三链”服务模式是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助力城乡统筹发展的有益探索。通过此模式,实现了现代金融产品与产业链、物流链和资金链的深度融合,让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在农村全方位渗透辐射,促进了农业发展及新农村建设,带动了农民生产、生活、消费意识及行为升级。

尽管三种“惠农通”工程服务模式各具特色,但均在提供普惠金融需求之上,赋予新的惠农内涵,营造出全新农村金融生态;从实践看,行之有效,达到“基础服务到位、覆盖面广、发展可持续性”之目标,且可复制,可借鉴。

来源:中国农业银行

(责编:值班编辑、赵爽)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说财经|人民电视

  • 盗墓影视剧或遭禁播盗墓影视剧或遭禁播
  • 广州车展美女车模扎堆亮相广州车展美女车模扎堆亮相
  • 揭秘车模鲜为人知的一天揭秘车模鲜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