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前景,农业银行必将带着大行责任,怀着大爱情怀,依据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主线,以更大的信心和决心,竭尽全力推进“惠农通”工程建设,持续提升“利农”、“便农”、“富农”、“惠农”服务水平,将现代金融服务延伸到万村千乡,把党的惠农阳光播撒在神州大地,温暖到亿万农民的心坎里。
“利用‘惠农通’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监管部门对农业银行提出如是要求,既是对“惠农通”工程的充分认可,更是热切期望。
今年1月17日,农业银行2013年工作会议,在阐述“三农”金融服务时指出:进一步扩大“惠农通”工程服务覆盖面,持续提高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能力。
透过如是政策导向,传递出的信号是,“惠农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银行深化“三农”金融服务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必须坚定不移地积极推进,通过倾心竭力构建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网络,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
“这是一个好办法,是便利群众的大好事。”在实地看了当地农行在村里设立的“惠农通”服务点之后,陕西省汉中市常务副市长魏建锋连声称赞:“希望农行能在乡村建立更多的服务点,给广大农民提供更加方便实惠的金融服务,为推动汉中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地方政府的冀望,社会各界的期待,亿万农民的欢迎——不仅是农业银行深入推进“惠农通”工程的责任所在,更是提升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的精神动力。
今年4月18日,农业银行下发《金穗惠农通工程提质增亮的意见》,从目标任务、主要措施、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安排部署。农业银行将以提质增亮为核心,充分发挥“惠农通”工程渠道作用,进一步提升价值创造力和品牌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并推动“深度融合”、“良性互动”和“同步发展”,这为农业银行推进“惠农通”工程指明了着力的方向。农业银行将紧跟国家政策导向,以“惠农通”工程有效对接国家新型“三农”政策提出的配套金融需求,持续提升“利农”、“便农”、“富农”、“惠农”服务水平,全力搭建基础金融服务“直通车”,促使国家惠农政策一步到位。
值得一提的是,要着力发挥“惠农通”工程对传统农户金融业务的带动和支撑作用,通过为县域和农村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需求解决方案,将“惠农通”工程打造成发现目标客户新手段、发展县域负债业务新阵地、壮大县域中间业务新渠道、经营农户贷款业务新平台。
从当前“三农”金融服务的工作重心来看,农业银行2013年工作会议明确,要着力构建一整套服务县域“三农”的新模式,并认为此举是“推动服务‘三农’不断实现新突破”的关键。因此,必须将进一步推进“惠农通”工程建设与探索服务“三农”新模式有机融合,而其关键在于持续创新。今后,须继续坚持“有利于降低成本、有利于防范风险、有利于实现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强化产品、服务、渠道创新,整合系统资源,开发功能齐全、安全可靠、适合农村使用的“三农”标准版专用电子机具,满足服务“三农”及各地特色业务需要。同时,在稳定现有渠道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同业经验,积极研究手机支付、手机充值、移动金融等新的服务渠道,扩充“惠农通”工程服务渠道,着力探索“三农”服务新模式。
还应该看到,“惠农通”工程是农村金融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既需要金融机构自身不懈努力,也需要政府部门、监管部门、涉农机构等共同参与,协力解决农村“取现难”、“结算难”等问题,携手建设好的农村基础金融服务。
实践表明,“惠农通”工程是大型商业银行践行普惠金融理念的一大创举,是独具特色的农村金融基础服务网络,是有效破解农村金融服务难的一把钥匙。展望前景,农业银行将带着大行责任,怀着大爱情怀,依据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主线,以更大的信心和决心,全力以赴推进“惠农通”工程建设,将现代金融服务延伸到万村千乡,把党的惠农阳光播撒在神州大地,也温暖到亿万农民的心坎里。
来源:中国农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