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结束的两会上,知名的天使投资人,小米科技CEO雷军提出了要加快专利成果转化的提议,这对当前我国知识产权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在商标注册、专利申请数量方面都居世界领先地位。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显示,仅在2012年,我国受理三种专利申请205.1万件,同比增长26%;专利授权量达125.5万件,同比增长了31%。早在2011年,我国的专利申请就超越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涉及到知识产权创新和知识产权成果方面却明显处于劣势。
近日,汤森路透旗下知识产权咨询公司新近发布的年度全球创新企业百强榜却没有一家中国公司。我国的知识产权领域目前存在专利成果转化率低下,特别是在发明专利方面,空有申请数量,却无转化的质量。权威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个人申请专利数约占到全国授权的专利数量的一半,但其专利转化率却还不到5%;在教育部《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报告》中的统计数据显示:如果平均计算,高校的专利转化率也只有5%。近些年,国家一直在倡导自主创新建设,但是现状却令人堪忧,除了专利转化率低下之外,包括商标侵权、专利侵权等在内的各种知识产权纠纷逐渐增多的现状也令人担忧。
来自国内最大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北京中细软集团发布的报告显示:在知识产权领域,整体对比下,国人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是在逐步提高,这表现在企业和个人更加重视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建设,包括商标注册保护、专利申请和保护这些工作为更多企业所重视。此外,在涉及到知识产权纠纷方面,更多企业开始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的权益。但不得不说,虽然国人意识在提高,但是跟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如在自主创新领域,国外企业自主创新意识更强,其愿意拿出更多资金和技术来支持自主创新,且非常重视新技术的创新;在专利领域,发达国家的转化速度和成功率惊人。而国内企业目前还处于市场主导型阶段,只看重经济效益,缺乏长远发展理念,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和保护仅停留在表面。中细软集团负责人表示:与众多企业接触中发现,在商标申请注册阶段和专利申请阶段,企业的热情非常高,但是申请注册之后,很多企业可能又把它束之高阁,不懂得如何去发挥其功效,这种情形十分普遍。
在谈到当前的现状时,中细软集团CEO孔军民先生认为:我国商标和专利申请数量的大增是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科技能力增强的结果,但是诸如专利转化率低下的问题却有着多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因为在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有人片面的追求专利的数量,而忽视真正最后的专利转化;另一方面,有一部分人并不是为了创新发明去申请专利,而是受到了经济利益的趋势;此外,由于缺乏相应的专利孵化指导措施或者规范的机构,导致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而放弃了专利成果的转化。
针对如何提高专利的转化率,加强自主创新的力度,孔军民先生补充道:首先,要发挥高校群体的(在)专利发明申请中的带头作用,采取校企联合的方式,发挥高校自主创新的能力,由企业来出资进行专利的孵化和推广,双方在技术和市场方面优势互补,对专利成果做最大限度的孵化,以创新出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其次是要出台政策鼓励专利所有权转让,简化专利许可及专利转让登记手续等,对于没有资金腐化专利的企业或者个人,放宽交易的条件,鼓励出售或者转让优秀的专利成果,建立权威专业的专利交易平台,提高专利的转化率;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需要政府完善并加强对专利成果商用化的资助奖励力度,对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专利成果要通过提供税收优惠、财政政策倾斜等方式加以扶持,提高专利发明人和专利孵化人的经济收益,给予其更多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减少其后顾之忧。
业内人士表示,提高我国专利成果的成功转化率势在必行,要让更多优秀的专利成果通过有效的渠道转化成优秀的创新产品,这需要多方的努力,包括各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优质产品孵化基地以及政府政策的鼓励和支持等,只有多方协助,共同努力,才真正可能提高我国专利成果的转化率,真正落实自主创新的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