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枯燥无趣的券商行业分析师来说,也许只有时不时冒出来的人事大动荡才能吸引公众的眼球了。稍早之前有消息传出,由于无法接受公司对于券商研究投入的削减,在与公司谈判失败后,华创证券研究所的核心人物———副总经理兼研究所所长高利,以及研究团队韩振国、李大军、彭波即将集体离职。《经济参考报》记者经过多方求证,获悉高利已经确定离开华创证券并将前往上市券商方正证券担任研究所所长一职。
“老板特意交代过,这件事不能往外说。”华创证券的一位分析师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华创证券研究所内部已经下达了“封口令”。“已经定了,和外面说的没有区别,现在就是在走一些程序,确定会去方正证券。”华创证券的另一位分析师则十分肯定地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与此同时,方正证券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就在上周,高利已经去过方正证券的研究所。据介绍,原先方正证券研究所并没有专职的所长,而是由副总裁兼任,因此,高利过来后将直接担任研究所一把手的位置。不过,现在还不清楚原先华创证券研究所还有哪些分析师会随之前往方正证券。
来自新财富的资料显示,在去年11月举行的第十一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之中,华创证券力压宏源证券,获得了2013新财富进步最快研究机构本土以及最佳研究团队第十一名;同时,华创证券研究小组(李大军、张文博、王帅)还获得了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一名。这也是华创证券研究所历史上的最好成绩。对于一向声名不显的华创证券来说,突然崛起的研究所已经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这其中,身为华创证券研究所核心人物之一的高利功不可没。
公开资料显示,高利早年一直在平安证券主持研究所工作。在其任职平安证券期间,平安证券研究所曾于2007年夺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进步最快研究机构第一名,并带出了有色行业彭波、交运行业郑武、非银行金融业邵子钦等一大批明星分析师。同时在高利的力邀之下,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还出任了平安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
2009年,高利离开了供职多年的平安证券,转战华创证券组建研究所。2011年开始,华创证券研究所崭露头角,进入公众视野。来自新财富的信息显示,在电力与新能源、煤炭开采、有色金属、金属化工以及汽车等行业,华创证券研究所均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并且自主培养了大量的明星分析师。
不过,随着研究所的崛起,华创证券这座“小庙”显然已经容不下这尊“大佛”,在全行业削减研究所投入的情况下,这种矛盾更是激化了。华创证券2012年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末,华创证券总资产为61.01亿元,营业收入为4.676亿元,同比增长0.9%,净利润则仅为954万元,较前一年的5066万元大幅下滑了81.2%。在各项业务收入中,华创证券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3.14亿元,在2012年A股交投清淡,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仅较2011年的3.71亿元略有下滑。
W ind统计数据显示,根据2013年基金半年报披露的数据,在2013年上半年有228只基金使用了华创证券的交易席位,其股票总成交金额达到了380.85亿元,总佣金达到了3382万元,同比增长18.84%,佣金席位占比达到了1.35%;而在2012年同期,这个数量是168只基金;在2011年同期,是100只基金;而在2009年,仅有2只基金,股票总成交金额仅为17亿元,佣金收入仅为141.73万元,佣金席位占比仅为0.05%。也就是说,在高利主持华创证券研究所工作期间,研究所的佣金分仓获得了几何级数的增长。
公开资料显示,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于2002年1月经中国证监会证监机构字[2002]6号文批准成立,注册资本15亿元,现有全资直投业务子公司1家、控股期货子公司1家,并在北京、上海、贵州各设有1家分公司,营业网点立足贵州,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江苏、浙江、四川、重庆等地。2012年、2013年分类评级为B类BB级。
而对于方正证券来说,此次挖角高利,更显示出其综合型券商的勃勃雄心。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共有212只基金使用方正证券的席位进行交易,股票总成交金额为230.33亿元,贡献佣金2012.75万元,佣金席位占比0.80%。对于一家上市券商来说,这个数据显然不能让人满意。稍早之前,方正证券宣布将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民族证券100%股权。初步预计,合并后方正证券总资产规模将超过500亿元,净资产将达到280亿元以上,方正证券的综合实力将轻松迈入行业前列。此外,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2012年行业排名数据的模拟数据显示,合并之后的方正证券总资产和净资产排名,将分别由第18位和第14位,上升至第10位和第6位,正式进入行业第一梯队。与之相对应的是,方正证券业务指标在行业内的排名也将大幅度提升,营业部数量、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融资融券余额等都将进入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