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張平在周六舉行的十八大記者招待會上表示,10月份經濟數據來看,經濟企穩的跡象更加明顯,完全有信心實現今年經濟發展的目標,經濟增長保持在7.5%以上。
統計局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在物價保持低位增長的同時,投資、消費、工業增速都出現了一定的回暖跡象。對此,張平表示,在分析上半年經濟形勢的時候,當時我們用了一個詞,是叫“緩中趨穩”,到公布9月份經濟指標的時候,統計局的同志用了“總體企穩”這樣一個詞。到10月份現在來看,我們認為企穩的跡象更加明顯,我們完全有信心實現今年經濟發展的目標,也就是說我們今年的經濟增長可以保持在7.5%以上,這當然還有一個內需的數字,就是國內的投資,國內的投資在8月份的時候是累計增長20.2%,到9月份是20.5%,到10月份是20.7%,總的曲線都是向上的、抬頭的趨勢,所以我們完全有信心實現今年確定的經濟發展目標。
此前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8.1%,第二季度增速降至7.6%,第三季度經濟增速再次下滑,降至7.4%。對於今年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張平指出,年經濟出現放緩的跡象,實際上是多重因素的影響。
他指出以下原因:首先是從我們自身的,或者國家在宏觀經濟的導向上,我們是把今年的經濟增速預期目標定得就比去年要低一些。我們去年經濟的增長目標是定在8%,今年定在7.5%。定在7.5%的目的,首先,就是要使得我們的經濟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也就是說,要進一步落實中央提出的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樣一個戰略任務。我們經歷了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一直保持了比較高的增長,但是確實,在經濟發展中,也積累了一些矛盾,所以,我們現在提出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轉方式上,這樣就必須為轉方式留出一定的空間,所以我們在主觀上就是把經濟增長的速度適度地調低一些。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有我們主觀進行宏觀調控的因素。
第二,今年國際的經濟環境仍然十分復雜嚴峻,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一些國家的主權債務危機還沒有能夠得到有效的解決。對於一些經濟發達體來說,現在經濟增長的速度都比較低,不能夠樂觀。即便是我們還有一些新興經濟體的朋友們,應該說,今年經濟的增長速度也在放緩。在外需嚴重萎縮的情況下,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已經深度地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大國來說,不可能不影響到國內。所以,外需的萎縮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
第三,國內經濟發展中確實也積累了一些矛盾,特別是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我們增長的方式還比較粗放,我們在外需萎縮的情況下,一些生產能力過剩,我們還有一些結構不合理的問題,這些國內的因素需要一個調整的過程,同樣也對國內經濟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
張平指出:“對於我們這樣一個有13億人口的大國來說,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是完全必要的。所以,針對近年來國內外經濟發展的這樣一些情況,中央提出了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那麼,按照中央的部署,我們正確地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今年我們把穩增長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在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穩定的基礎上,我們加大了預調微調的力度,有針對性地採取了一些措施。”
他表示,到10月份現在來看,我們認為企穩的跡象更加明顯,我們完全有信心實現今年經濟發展的目標,也就是說我們今年的經濟增長可以保持在7.5%以上,這當然還有一個內需的數字,就是國內的投資,國內的投資在8月份的時候是累計增長20.2%,到9月份是20.5%,到10月份是20.7%,總的曲線都是向上的、抬頭的趨勢,所以我們完全有信心實現今年確定的經濟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