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稱,臨近年度周期節點,受宏觀經濟影響,幾百家IPO排隊企業的業績下滑將超過50%,這意味著,相當一部分企業或將暫時退出IPO排隊行列,而所謂的IPO“堰塞湖”也將消退。筆者認為,待上市企業應把更多精力用於企業經營,提升業績,而不要為了上市過度包裝公司業績。
以創業板為例,目前發審委對創業板公司的利潤數目要求並不高,但對業績持續增長要求較高,這就使得至少數十家目前排隊的擬在創業板發行的公司,因為今年業績下滑而被發審委要求撤回上市申請,等財務指標符合上市要求后再重新報資料上會。未來一段時間,或將有相當一部分擬上市公司退出IPO排隊序列。
監管層近期的表態也驗証上述趨勢,証監會發行部人士日前表示,要強化發行人為信息披露的第一責任人,中介機構應獨立核查,各歸其位。証監會將嚴厲打擊欺詐、違規披露,並為保薦機構、會計師和律師建立誠信檔案。加大打擊粉飾業績、惡意隱瞞,打擊中介機構幫助造假,對保薦機構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更明確的責任義務。
在近日的保代培訓中,兩家企業保代遭處罰的案例被特別提及,處罰的依據都是信息披露,保薦機構沒有做出必要和起碼的風險提示。根據証監會信息,上述兩家公司2012年業績大幅下滑,保薦人卻未如實披露說明,最終保薦人被出具警示函,相關項目的保代都處以3個月不受理項目的處罰。這意味著監管層將繼續落實發行體制改革要求,逐步淡化盈利能力的判斷,重點轉為信息披露和風險判斷,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針對性要加強。並且加強定價監管,反應企業真實價值。強化發行人為信息披露的第一責任人,嚴厲打擊欺詐、違規披露。
值得一提的是,此輪IPO暫停,或與新一輪改革有很大關系。在改革方向明確前,管理層傾向於將上市公司IPO的審核時間延后,在股市維穩的背景下,暫停新股發行將為改革贏得緩沖期。
事實上,在歷史上曾有多次暫停新股發行,如最近的幾次,2004年8月26日—2005年1月23日,自雙鷺藥業發行之后,新股發行再度暫停﹔2005年5月25日—2006年6月2日,因為股改的啟動,新股發行暫停了一年﹔2008年9月16日—2009年6月29日,股市連續暴跌,投資者信心盡失,IPO暫停。而當前是新股發行的低迷期,但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的新股發行暫停之后,都會迎來IPO成倍的增長。
如此看來,新一輪新股發行放緩,既有股市低迷、周期性等因素,還體現在新一輪新股發行改革方向並未完全明確。實際上,要從根本上解決目前IPO困境,首先最重要的是保障上市公司質量,而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不僅需要保薦人和中介機構嚴把關,更需要擬上市公司轉變經營策略,提升經營管理,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