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2日出現高位十字星后,23日大盤開始向下調整。盤面上,雖然部分題材股依舊出現強勁表現,但無奈大盤權重股表現低迷,最終兩市均出現超過1%的跌幅,滬指失守2300點整數關口,成交量繼續萎縮。接受《金融投資報》記者採訪的分析師認為,日本股市重挫拖累A股,同時匯豐PMI創7月新低,也引發市場擔憂。短期反彈趨勢是否發生改變還需關注下面2256點是否有強力支撐。
多利空齊聚引發調整
保持震蕩走高格局的日經指數突然大跌超過7%,引發港股、A股聯袂走低。而多位分析師認為,A股調整並非僅僅是受日經指數大跌帶動。湘財証券策略分析師朱禮旭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日經指數大跌主要還是量化寬鬆到達極致的表現,此外,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在國會聽証會上談及縮減量化寬鬆規模,對流動性的預期產生了明顯的影響。而日經指數大跌是拖累A股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日經指數暴跌影響外,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匯豐PMI跌破50,達到7個月以來最低水平也讓市場對經濟復蘇的預期有所動搖。
23日匯豐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匯豐中國制造業PMI初值49.6,而這一指標若低於50,則表明制造業活動正在萎縮。4月數據為連續第六個月處在榮枯線50上方,5月則創出7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評論稱,5月匯豐制造業PMI初值低於市場預期,放緩至49.6,為七個月以來的新低。受內需走弱、外需持續疲軟影響,制造業活動進一步放緩。二季度增長下行風險有所加大。
對於匯豐PMI跌破50,銀河証券首席經濟學家左曉蕾認為,對於月度數字的小幅變動不需特別關注,因為5月份中國經濟並沒有發生特別重大事件。目前中國的制造業處於轉型期,整個制造業本來就不是擴張狀態,一些產能過剩的或夕陽行業一定會減少投資,加上新的增長結構還未形成,因此這個數據在50的臨界點上反復都屬於制造業轉型過程中的正常反應。
朱禮旭則表示:“匯豐PMI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大的影響,相比之下在月初公布的官方PMI更值得注意。如果兩個數據吻合,意味著中國經濟復蘇勢頭依舊疲軟。”
反彈或難以持續
其實23日早盤股指還一度出現一定幅度反彈,雖然最新匯豐PMI數據走低顯示制造業活動正趨於萎縮,但大盤在遭遇利空時還一度出現不跌反漲的走勢。廣發証券分析師王小平分析認為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正是由於制造業出現萎縮,不排除管理層開始採取措施扭轉這種不利局面。即市場預期后市或有政策利好來幫襯制造業的惡化局面。二是市場博弈。一般來說遇到利空當日不跌,並不意味著隨后不跌。主力採用佯攻策略,先穩住大盤,以解除一般投資人的警惕意識,從而從容派貨。檢驗的標准就是看隨后市場的表現。
而在午后開盤,股指便一路走低,跌破5日均線的同時反彈趨勢也被打破。下方10日均線,2250點等支撐位成為調整的關鍵點位。從技術角度,深圳智多盈指出,五連陽之后,短期獲利盤涌出,市場調整屬於正常波動,隻要不跌破2256點一線,則大盤震蕩盤升的格局不會改變。相對來說,后市主要風險在於中小板和創業板,不要盲目追高,注意回避前期漲幅過高的個股。操作上,中線籌碼持股不動,前期漲幅過高的個股建議逢高兌現利潤。
而對於短期大盤走勢,朱禮旭的觀點十分謹慎。朱禮旭認為:“從基本面來看A股仍難出現大漲大跌,維持股指在2100-2300點區間震蕩的觀點,短期內將出現明顯震蕩拉鋸。總體來看,近期出現的反彈趨勢或難以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