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以來,在港上市的RQFII A股ETF遭遇持續且非常凶猛的贖回,一些RQFII A股ETF的基金規模甚至縮水逾一半,此前表現穩健的安碩A50ETF近兩周也出現大規模的資金外流。不過,近日香港的資金面有回暖跡象,港匯4日回升近30個基點,香港基礎貨幣本周也呈現擴張態勢,有分析人士認為,海外對A股ETF的恐慌性拋售行為或已近尾聲。
香港交易所網站披露的交易公開信息顯示,追蹤富時A50指數的博時A50ETF,10月份繼續遭資金贖回,基金規模累計減少了1.845億份,相當於淨流出資金約7億元人民幣。若加上該基金在9月份最后兩周流失的30億元人民幣,博時A50ETF的基金規模已經腰斬,持續六周的贖回,該基金的總份額從18.75億份縮水至8.775億份,減少了53%。
易方達中証100ETF、華夏滬深300ETF10月份則分別遭贖回3720萬份及4395萬份,相當於分別淨流出資金約9億、11億元人民幣,基金規模分別縮水42%及10.9%。嘉實MSCI中國A股指數ETF10月份也被贖回240萬份,淨流出資金逾2000萬元人民幣。
此前因流通性較佳,一級市場表現較穩定的南方A50ETF,10月份也遭贖回8000萬個基金單位,相當於淨流出資金約6億元人民幣,基金規模縮水2%﹔而在10月中旬以前基金規模一直處於穩步增加狀態的合成A股ETF安碩A50ETF,近兩周也遭遇共計3.59億個基金單位的大額贖回,累計淨流出資金約33億港元。
分析人士指出,由於A股ETF在過去的4、5個月裡積累了大量漲幅,對內地經濟增速放緩等擔憂引發了市場對A股ETF的拋售,特別是未來港股市場又將面臨美國退出QE、滬港通推出等不確定性因素,因此近期持續有資金選擇落袋為安。但這樣的拋售行為或已接近尾聲。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香港的資金面有回暖跡象,港匯4日回升近30個基點,美元兌港元匯率回落至7.7517左右,再度回歸港元強方兌換保証水平附近,顯示有資金流入香港。
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數據也顯示,近月來持續減少的香港基礎貨幣本周出現逆勢擴張,截至3日,香港基礎貨幣總量為13434.15億港元,較上周末的13394.23億港元增加了近40億港元。
事實上,盡管一再向市場提示資金流走風險,但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指出,內地無論是制造業還是非制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均仍然穩健,均處於50分界線以上,同時社會融資活動於8、9月已在回升,因此內地硬著陸風險不高。
道富環球投資管理亞洲區(日本除外)ETF業務拓展主管陳俊文認為,市場期待“滬港通”推出,雖然時間較預期延后,但看不到資金因此撤離的趨勢,香港最大且最活躍的盈富基金10月份甚至重新出現2億美元資金淨流入,反映市場長遠仍然看好A股和港股市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