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強做優新三板
打造中國經濟“永動機”
■閻 岳
“把6項中關村先行先試政策推向全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做出的這項決議,被業界認為是新三板迎來做大做強做優的最好時機。
中關村6項先行先試政策包括加快落實先期已確定推廣的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改革、非上市中小企業通過股份轉讓代辦系統進行股權融資、擴大稅前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范圍3項政策,以及此次將推開的股權和分紅激勵、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等3項政策。
這6項政策與新三板密切相關。
截至今年11月底,新三板挂牌公司已有1354家,另有154家公司獲得挂牌資格,隻待陸續完成信息披露、股份登記等手續后即可實現挂牌。
自今年5月份新交易系統和8月份做市商制度成功上線之后,新三板市場受到流動性制約的情況明顯得到改善。統計顯示,年初至今,新三板成交額已達去年10倍,融資額是往年累計的3倍。
“新三板是主板的有益補充。”我們經常會看到聽到類似的話。其實,不應把新三板看作是誰的補充,它是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下的重要一環,承擔著為創新創業者提供融資支持的重要使命,同時也是激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資本市場平台。
與其他資本市場平台相比,新三板具有獨特優勢。
首先,由於新三板挂牌企業千差萬別,提供各種個性化的服務甚至創設產品滿足其融資需求就成為必然,比如推出集合信托計劃、証券投資基金、銀行理財產品、証券公司資產管理計劃等。
據悉,除了普通股融資之外,新三板還將進一步豐富直接融資產品,擬推出私募債和優先股,更好地滿足挂牌企業的融資需求。
其次,主板的交易方式包括競價和大宗交易等方式,而在新三板則包括協議、做市和競價等方式。另據相關人士介紹,下階段新三板將優化做市轉讓方式,有望增加大宗交易等功能,正在研究股權質押式回購細則,私募債細則也將很快推出。
第三,目前新三板投資者開戶數已經增至3萬多戶,未來新三板門檻有望降低。這將進一步提升新三板的流動性水平。此外,隨著新挂牌企業數量的激增,明年新三板有望實施分層管理,並適時完善競價方式和推出新三板市場指數。
証監會副主席姚剛日前指出,下一步將豐富全國股轉系統市場的交易方式、融資方式,研究適當降低投資者500萬元人民幣的適當性門檻。除已建立的場內市場和全國性場外市場以外,証監會還在著力支持區域性市場和股權眾籌市場發展。
業界人士認為,新三板應借鑒納斯達克經驗,將其發展成為具有多個層級的上市平台,挂牌企業根據成長性和創新性進入不同層級。隻要新三板挂牌企業有創業機制、核心競爭力、高成長性就可以轉到創業板、中小企業板甚至主板市場上市。新三板發展的終極目標應該是將其打造成一個像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一樣的真正的上市平台。
新三板所具有的上述其它層次資本市場無以比擬的優勢以及其發展遠景,注定其將成為“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推動高新技術產業成長,打造中國經濟發展新動力,促進經濟向中高端水平邁進”的重要平台,因此,將其比喻為中國經濟“永動機”也是毫不夸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