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提出,依靠改革创新,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方向,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会议确定从六方面推进改革创新,包括积极稳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积极建设发展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私募市场等。
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被国务院放到如此高度,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矛盾密不可分。
一方面,过去30多年我国人均GDP增长了178倍,而人均储蓄增长倍数是1619倍,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由于缺乏良好的投资渠道,大量资金找不到出路,带来炒房、炒矿、炒棉花等各种投机现象,居民理财和财富管理的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
另一方面,我国企业资源非常丰富,中小企业数量达1400万家。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同样非常突出,直接融资手段匮乏,金融市场难以满足实体经济需求,由此也出现了大量企业排队上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
解决这一难题最为重要的手段就是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差异化的投融资需求打造多元化对接的平台,从而打通资金和企业的两个“堰塞湖”。
基于此,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而这一进程在近年来明显提速。就在四天前的21日,证监会正式发布了《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为企业带来了新的融资工具。而创业板相关规则的修改,剔除了较为苛刻的盈利要求,为初创公司的融资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再往前追溯,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2013年1月正式挂牌,我国数目众多的中小企业在融资与股权转让方面走上了全国性的大舞台;国债期货时隔18年后重新上市;焦煤等近十种商品期货在一年之内密集获批,多层次资本市场可谓是羽翼渐丰。
而展望未来,四板市场建设起步,上交所战略新兴产业板可期,资本市场的相关衍生品工具也正在积极研究中。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资本市场改革顶层设计的大胆探索稳步前进,中国资本市场一定会赢得美好未来,也一定会为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立体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