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將是今年資本市場改革最好的板塊。創業板具有高風險、高成長的特性,在創業板設立專門的層次,創業板的服務對象變得更加多元,對市場要求也會提高,這需要一系列法律法規的配合和相關配套文件的出台,因此,最快是今年下半年,創業板會出台相關文件,設立專門的層次。”1月12日,獨立財經評論員葉檀在接受《証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2014年10月17日,証監會在批復《深圳市關於支持深圳資本市場改革創新的申請》中提出,推動在深圳証券交易所創業板設立專門的層次,允許符合一定條件尚未盈利的互聯網和科技創新企業在新三板挂牌滿12個月后到創業板發行上市,支持創業板的良性發展。
獨立財經評論員皮海洲表示,創業板是資本市場制度改革的試驗田。一些重大制度改革可以優先在創業板進行試點。2009年10月30日正式開板的創業板,在過去的6年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到目前為止,創業板上市公司突破400家,股票總市值超過2萬億元。為促進我國經濟轉型,引導資金流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企業,發揮資本市場資源配置的作用,在創業板設立專門的層次,允許符合條件的互聯網企業上市等相關說法已經寫進了《關於支持深圳資本市場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該項政策的實施預計不會太遠。
葉檀表示,創業板設立專門層次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法律技術儲備,完善相關法律條文,如修訂《証券法》等。同時一旦新制度實施,創業板需要對后續工作做出規劃。目前,我國的市場還不夠完善,需要將前期工作做好,把每項可能出現的問題規劃細致,將底線設置清楚,才可以推出新的制度。
“注冊制和新的交易制度實施將成為今年改革重點。創業板會更加注重對投資者利益的保護,完善相關法規,細化交易規則。”葉檀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