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股票頻道

新三板戰略訴求:不局限轉板

2015年01月22日08:46    來源:中國証券網-上海証券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新三板戰略訴求:不局限轉板

  自國務院決定將新三板市場業務試點擴展至全國,新三板市場挂牌企業數量和股本規模便呈快速擴張勢頭。不過,雖然新三板挂牌企業很快就會突破2000,但股本、市值、成交額都還與滬深交易所相差甚遠,尤其每日成交額不足1億,與兩市上萬億成交額難以同日而語。做市商業務開展5個月來,擴大成交量,創造流動性未見多少起色,交易清淡依然是最突出的短板。

  從交易制度來說,集合競價或連續競價交易能促成最大成交量的實現,但這需要股權較分散,流動性強,且信息披露充分的基礎條件。而新三板挂牌企業股權集中度高,股東數不超過十人的佔一半以上,在這種情形下實施競價交易需嚴防內幕信息、關聯交易等價格操縱現象。

  相比協議交易,做市商可顯著降低搜尋成本,但無論哪種交易制度,都得有市場需求來匹配。新三板交易清淡,除市場流動性不足外,過高的投資者門檻也制約了需求釋放。目前新三板市場機構投資者約佔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散戶仍是主要力量。現行投資者適當性標准要求個人名下前一交易日証券類資產市值逾500萬,這要比私募基金300萬元的金融資產標准高出許多。新三板挂牌企業准入標准低,風險大,但畢竟是非上市公眾企業,信息強制披露應使其風險更易被判斷和識別,因此,其投資者適當性完全可參照私募基金標准。考慮到做市商交易和將來的競價交易,標的股票流動性會更充分,價格發現機制會更完備,因而投資者適當性標准還可再降低,尤其未來滿足流動性標准的競價交易,其標的企業更接近上市企業標准,投資者適當性標准也可借鑒創業板.

  為便於內部管理、增強適應范疇,新三板還可考慮分層。雖然財務指標上的分層是通行選擇,但基於新三板為成長性企業服務的初衷,淡化財務指標應是其顯著特征。筆者因此建議,新三板分層不妨忽略財務指標,或隻以部分必要的財務指標作為內控指標,而以交易量、換手率、股權分散度等流動性指標為主要指標,符合一定標准即為競價交易,可競價交易的屬於高層﹔達不到競價交易但有兩家以上做市商願為其報價的,可採用做市商交易,這屬於中層﹔暫時達不到競價交易,也無或不願採用做市交易的,屬於基層,採用協議交易方式。不同層次的信息披露標准當然也不同,上層可兼容下層交易方式,但申報升層和強制性降層是必需的制度設計。層級升降,也會創造出流動性預期。

  新三板定位於中小企業股份轉讓平台,但無論股轉系統還是挂牌企業,都希望這個股份轉讓平台至少不被制度性排除在大企業客戶群外,尤其要保留住成長性中小企業,即未來大企業的可能的成長空間,而不止於提供轉板服務。從宏觀層面來說,新三板公司的成長性及其開放式的企業形式都構成証券市場的競爭因素,因此,不將新三板局限於轉板市場,實際上是打破市場發展的天花板制約,更多依靠市場選擇來決定新三板市場的未來定位。畢竟,打破既有壟斷局面,維護公平競爭才是我國証券市場良性發展的環境保障。另一方面,我國全國性証券交易所已有兩家,而且目前的格局近乎上交所為大盤藍籌集合市,深交所側重於盤子略小企業的聚合場,還設有中小板和創業板,這種側重是市場選擇的結果。交易所市場上市企業理應是質量較好的成熟和成長型企業,應有較高的上市標准和披露要求,交易所市場也必然有個適宜的數量范圍,比如,印度的上市公司最多,有5000多﹔美國則起起落落目前有4000多﹔歐、日國家一般不會超過3000,這與企業總體數量、流動性、投資文化、交易成本及制度和環境密切相關。以我國市場的開放性和成長性而論,交易所上市企業數肯定不會限於眼下的2500家,一個已提到議事日程的安排,便是境外上市股回歸以及境外股國內上市。在這一過程中,借鑒納斯達克與紐交所的競爭機制,模仿納斯達克做市商制度的新三板宜定位於全國性非交易所交易市場,將來不排除其發展成交易所,與滬深交易所平等競爭的可能性。

  有鑒於此,新三板借鑒納斯達克市場分層的做法,為更廣范疇的企業提供身份標識和轉讓平台,正反映了新三板的戰略訴求。

(責編:呂騫)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男版武媚娘不輸范爺男版武媚娘不輸范爺
  • 四千年一遇的中國美女四千年一遇的中國美女
  • 中央首提多元征地制度中央首提多元征地制度
  • 王健林豪擲3億為足球王健林豪擲3億為足球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