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控股權協議轉讓頻繁發生,可能是多因素造成的結果。其中較為重要的是,隨著注冊制的越加臨近,殼資源的買賣雙方心理上已起波瀾。對注冊制的預期與價值判斷的差異,使此類交易頻頻發生。
其實,不只是通過協議轉讓控股權,現階段嚴格意義上的借殼也比同期增加不少。據証券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4年A股上市公司完成借殼的有28家。但截至目前,今年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已經有8家上市公司計劃借殼。如果保持該交易速度,全年將有高達48起借殼,該數字遠超2014年。
而殼買賣的活躍,與買賣雙方對注冊制的預期判斷有關。從賣殼方來看,如果注冊制推行力度足夠大膽,創業板與中小板的估值體系將被打破,殼資源的價值理論上將趨向於零。特別是業績不理想,市值小容易轉手的上市公司,及早甩殼套現對大股東而言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國泰君安証券在衡量殼價值后,表示目前殼價值大約在18億元左右,而2014年IPO平均成本則不到5000萬元,如果注冊制推出以后發行等待時間縮短,上市標准多樣化,那麼可以預見殼價值將大幅下降。另外,之前的養殼戶此時也開始尋找接盤者,謀求退出。
因此,一些上市公司當家人的心態已出現變化。一位投行人士對記者表示,最近在接觸的幾家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均主動咨詢起賣殼,有的甚至一次性聯系多個重組方,以此尋求最高價,而在過去他們從來未曾提及。看來注冊制的推出,棄實業、變現玩資本游戲的趨勢逐步完成。
而從借殼方來看,注冊制后他們需要考慮等待上市和借殼之間的利弊輕重。
從目前來看,IPO仍然遙遠。根據預測,2015年新股的發行量應該在230家左右。按照此速度,如果要消化依照現有規則提交IPO的公司存量可能需要3年的時間。對於一些急迫想登陸A股市場的企業,如此之長的排隊期反而可能會大大增加成本。另外,為保持市場穩定,注冊制推出初期將較為謹慎。國泰君安証券的最新研報認為,注冊制會在2015年下半年逐步推出,且不會整個市場全面推行,更大的可能是創業板進行分層,形成一個新的板塊推行注冊制。可能是新三板已經挂牌的優質公司,直接轉板至創業板。
因此,注冊制對於現階段擬IPO的企業來說無疑還是鏡中花、水中月。而有些企業便借注冊制的東風,盡量壓低成本。注冊制的推出預期,已經成為借殼方談判時的重要砝碼。對於依然擁堵不堪的IPO隊伍,如果能使賣殼方降低價格而完成上市目標,這相比等待尚無雛形的注冊制,似乎更加來得實際。
買賣雙方各自的利弊權衡,共同締造了殼資源市場的活躍,有的趨之若?,有的見好就收謀求套現。距離注冊制正式面世尚需時日,但這段預期間隔越短,越將影響買賣雙方的心態。在注冊制降臨前夜,由此倒逼的A股上市公司頻繁重組,以及殼資源的易手還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