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李克強總理在記者會上回答了17個問題,涉及經濟形勢、體制改革、反腐舉措以及外交政策等。透過這些闡釋,我們看到了高層對經濟運行和深化改革的十足底氣,從而對股市“改革牛”更加充滿信心。
第一,保持經濟中高速穩定增長是有把握的。
李克強在說明7%左右的預期增長率的“合理性”時指出,按照這樣的速度,每年可增加一個中等國家的經濟規模。這樣的解釋既說明了任務有難度,也傳遞了高層對穩定經濟增長的自信。他承認經濟增長面臨多重風險,同時也表示,如果增速逼近合理區間的下限,會加大定向調控的力度,來穩定市場的當前信心。
透過李總理的談話,我們可以深刻體味到中央的長遠眼光,以及應對局勢的耐力和勇氣﹔而“政策回旋余地還比較大”,“‘工具箱’裡的工具還比較多”的表述,顯示的是難得的定力。隻要各方面同心協力,保持中國經濟的大盤、基本面持續向好,是很有把握的。
第二,防范金融系統性風險是有保障的。
向公眾交底是李總理的一貫風格。在此次記者會上,他強調,中國的確存在著個案性的金融風險,但是完全可以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除了我國有高儲蓄之外,銀行體系的資本充足率較高,撥備覆蓋面也較廣﹔雖然不良貸款略有上升,但是在世界上仍處於比較低的水平。
對於外界猜測紛紛的地方政府性債務問題,他也給出了十分清晰的解答:地方政府性債務70%以上是投資性的,是有收益的,而且中央政府正在規范債務平台,堵后門、開正門。
這些直率的表述說明,中央對金融體系和地方債務問題的全局是完全掌握的。在2013年充分摸底的基礎上,已經制定了比較完備的處置方案。地方債問題完全不像外界炒作得那麼弱不禁風。
第三,對住房剛性需求是有充分認識的。
近年來,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經過了一些曲折,根本問題是保障房建設出現嚴重短缺,住房供給過度市場化。如果把所有住房需求都交給市場去解決,價格高漲是必然的。黨的十八大之后,中央已把關注重點由“加強房地產調控”轉為“健全符合國情的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
此次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強調,中國城鎮化進程還在加快,房地產市場的需求是剛性的,鼓勵居民自住性住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對於房地產調控,則要求強化地方政府責任,要因地制宜,分城施策。
對於外界炒得沸沸揚揚的“中國人到海外購房,而且成了某些熱點城市的最大購買者”,李總理表示還要做評估。筆者認為,炒作中國人海外大規模購房是轉移視線,干擾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題﹔我們應當堅守的理念是,首先做好自己內部的事情。
第四,對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是有寄托的。
李克強總理在闡述金融風險問題時,特別提到進一步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降低企業的資金杠杆率,使金融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他還提到中國正在逐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下的可兌換,以此表明繼續推進資本市場開放。
筆者認為,這釋放了大力發展直接融資的積極信號。降低企業的資金杠杆率,就要擴大其股權融資的比重,就要壯大股票市場規模。要創造條件,通過直投股市、基金代理等方式,讓大量的居民儲蓄和法人單位儲蓄轉換為直接投資。
高層重視股市的信號還有,証監會主席肖鋼11日表示認同“改革牛”提法,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12日表示投資股市也是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兩大監管機構負責人如此直率地肯定股市作用,以前並不多見。
股市歷來是信息市場和信心市場,經濟增長是否有定力,金融市場是否能夠穩定,直接決定著股市的“底層支撐”。房地產市場前景則是影響公眾信心的一大獨特因素,“穩定住房消費”的提法還原了房地產應有的地位,是很積極的。李總理針對前述三個問題給投資者交了底,有助於提升股市信心。
李總理還特別提到,去年是中國吸引外資力度最大的一年,實際引入外資達1200億美元﹔他同時表示,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鼓勵中國公民到國外創業。談到所謂“中國搭便車”問題時,他說,這麼大的塊頭搭誰的便車?中國是和大家一起推車。筆者認為,這樣的表述,既說明了“雙向開放”的現實,也說明了中國發展就是對世界做貢獻的大道理,糾正了一些偏頗認識。
總體而言,進入新常態后,中國經濟有保持中高速增長的能力,體制改革有破除舊藩籬、煥發新活力的前景,中外交往有創新體制機制、擴大合作共贏的新空間。中國股市將在這一宏大歷史進程中,進一步壯大平台規模,發揮資源配置積極作用,走出一輪波瀾壯闊的“改革牛”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