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品牌重生需创新
时间回到上世纪30年代。当时西学东渐,用钢笔代替毛笔写字者日益增多,而钢笔产业几乎由西方企业垄断。华孚金笔厂在这种形势下诞生,后更名为英雄金笔厂。那时英雄钢笔几乎是民族钢笔的代名词。
与英雄同时期诞生且非常红火的品牌有很多,比如恒源祥牌绒线、万紫千红牌护手霜、回力牌运动鞋等,他们分别引领了各自领域的时尚和潮流。
然而,时势造英雄,也可弃英雄。曾经各个领域的“英雄”们,在某一时期把握住了消费者的需求,但当遇到同类产品、国际产品的强烈攻势时,却未能在市场化经济的大潮中基业长青。
据工业与信息化部中国企业品牌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琦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前的老品牌有15000多个,但至今仍在市场上活跃的只有300至400个。
如今很多1990年后出生的人已经不知英雄钢笔为何物了,更枉论曾与英雄钢笔齐名的永生钢笔等已经倒闭的老品牌。
“英雄钢笔走到今天的地步,首要原因是没有很好的创新。”中国市场学会品牌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丁家永认为,“产品是有生命周期的,钢笔已经逐渐被中性笔、圆珠笔所代替。如果钢笔产业墨守成规,不适时地改变其定位和产品特性,很容易被市场淘汰。”
“每个品牌要想发展,首先,其品牌核心技术和核心文化不能丢,比如英雄钢笔的笔尖是14k金精心打造的这一传统一定要延续;其次,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创新,并赋予品牌新的内涵,比如派克钢笔,以前主打实用性,但现在其通过给钢笔镶钻等方式,将钢笔打造成一种文化和品味的象征。”丁家永分析道,“传统和创新结合,老品牌才能历久弥新。”
丁家永补充说,未能跟上市场的步伐进行创新,不仅仅是英雄钢笔的问题,也是已经消失的14000多个老品牌的共性。毕竟,仅仅靠怀旧并不能支撑一个品牌长远发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