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券商与四寡头垄断市场 5月大宗交易创2011年来多宗“最”【5】--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股票频道

九券商与四寡头垄断市场 5月大宗交易创2011年来多宗“最”【5】

2013年06月07日08:44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接盘热情高涨 机构快进慢出“暗语”多

  Wind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机构专用”席位接盘A股大宗交易共计发生235次,较2012年同期的59次迅猛增加,接盘总金额达95.68亿元,同比增长586.37%;同时,“机构专用”席位共计通过大宗交易卖出股票总金额26.05亿元,同比增长444.98%。

  前5个月,机构专用席位对创业板和中小板的接盘交易额分别为17.09亿元和42.36亿元,分别66次接盘创业板公司、109次接盘中小板公司的大宗交易。5月份是机构资金进行大宗交易最活跃的月份,共计接盘91次大宗交易,占年内成交次数的近四成。

  分析机构资金接盘的交易对手方营业部可以发现,机构在买入过程中胆大心细,与机构资金“志趣相投”的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下属营业部和“机构专用”席位合计登上卖方席位74次,此外机构资金还对大小非减持股份进行了大手笔接盘。如智飞生物持股5%以上股东吴冠江3月14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1380万股,一家“机构专用”席位以9.95%的折价率将这些股份全部收归囊中;威创股份威创投资5月24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32069900股股份,被机构专用席位分19笔全部买入。

  机构资金年内接盘大宗交易的折价率低于10.04%,甚至有高达9.98%不等的溢价率,折价率幅度视交易标的的盈利情况而有所区别。万科A、格力电器五粮液、平安银行等蓝筹公司均获得正溢价,万科A成交的最高溢价率达9.98%;而在接盘大小非减持股份时,机构获得的折价率普遍较低,如机构资金对兴民钢圈黑牛食品双塔食品中利科技进行大宗交易接盘的折价率均低于10%。

  从机构席位在大宗交易中的卖出动作来看,机构资金出手较稳,但其背后的资金运作耐人寻味。

  1至5月份,机构席位接盘74家公司的大宗交易股份,机构席位同时卖出股份的公司家数为27家,而其中25家是机构席位刚接盘的大宗交易股份。在通过大宗交易二次卖出时,机构资金选择的交易对手非同寻常,集中在“机构专用”、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高华证券和华泰证券的营业部。隐藏在这些机构席位大宗交易背后的谜团仍待解,通过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可窥见一斑。

  五成大宗交易折价率低于5%

  Wind数据显示,前5个月发生的3757次大宗交易中,折价率低于5%的有1867次,成交金额达444.54亿元,占同期所有大宗交易总额的48.62%。

  从交易标的来看,折价率低于5%的沪市公司大宗交易成交440次,深主板公司成交114次,中小板公司成交828次,创业板公司成交485次。中小板和创业板为交易最热门领域,其中创业板公司成交金额为93.47亿元,中小板公司成交金额为169.08亿元。

  随着中小板、创业板公司股价的持续走高,进入5月份以来,高折价率大宗交易大幅攀升。5月份单月发生折价率低于5%的大宗交易665次,而在4月份这一数字仅为224次。

  在发生高折价率大宗交易的标的中不乏两市热点公司,如恢复上市的浩物股份、LED板块的鸿利光电、危机缠身的*ST贤成等,以及掌趣科技机器人富瑞特装等股价持续走高的上市公司。

  从交易席位来看,折价率在-5%以下的高折价率大宗交易依然显示出高集中度的特点。在买方营业部中,华泰证券旗下营业部上榜264次,中信证券上榜174次,国泰君安上榜91次,位居前列;卖方营业部中,华泰证券旗下营业部上榜346次,中信证券上榜136次,海通证券上榜133次,位居前列。此外,“机构专用”席位在高折价率大宗交易中登陆买方营业部91次,登陆卖方营业部仅12次;而以QFII驻扎地闻名的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旗下营业部仅实现45笔低于5%折价率的交易,逊于其整体表现,可见高折价率大宗交易的达成还需“接地气”。记者 刘国锋

(责编:杨曦、杨波)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