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股票频道

从物价形势看通货紧缩可能情景

张前荣

2014年04月03日08:22    来源:山西电视台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从物价形势看通货紧缩可能情景

    ■今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延续下跌态势,房地产价格涨幅有所收窄。初步预计CPI一季度上涨2.3%,上半年上涨2.4%,下半年上涨2.6%,全年上涨2.5%;PPI一季度下降1.9%,上半年下降1.3%,下半年有望由负转正,上涨0.1%,全年下降0.6%。今年不会发生通货紧缩。

  ■作为一种经济现象,通货紧缩可能是由国内因素导致,也可能由国外因素导致,一般是供需失衡的结果。针对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现状,房地产价格过快下跌、地方政府债务违约、国际金融危机是引起我国通货紧缩的主要情景。

  ■应对可能出现的通货紧缩,一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执行稳中偏松的货币政策;二要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培育中等收入阶层;三要挖掘需求潜力,扩大内需和外贸;四要积极淘汰落后产能,改善国内竞争环境。

  □张前荣

  文眼

  根据近期的物价走势和国内外经济情况,现在,有分析人士开始担心未来会不会出现通缩问题。一般来讲,通缩的表现要更为隐晦,治理起来也比通胀难度要大一些。而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从目前情况看,经济形势确实不容易看清楚,未来走向又存在着多种可能。因此如何相机而行适度微调政策措施,需要勇气和智慧。

  ——亚夫

  当前我国物价总水平温和上涨,根据当前及后期的物价运行态势,初步判断2014年上半年CPI上涨2.4%,PPI下降1.3%,全年CPI上涨2.5%,PPI下降0.6%,我国今年不会发生通货紧缩。但由于我国产能过剩,需求下滑,对后期我国发生通货紧缩的风险不能掉以轻心。

  针对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现状,房地产价格过快下跌、地方政府债务违约、国际金融危机是未来引起我国通货紧缩的主要情景。应做好财政、货币、收入分配、扩大需求和化解产能过剩等方面的政策储备,为应对通货紧缩预做准备。

  当前物价情况及今年后期物价走势

  2014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延续下跌态势,房地产价格涨幅有所收窄。根据当前及后期的物价运行态势,初步判断2014年全年CPI上涨2.5%,PPI下降0.6%,我国今年不会发生通货紧缩。

  1.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物价总水平温和可控

  2014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呈温和上涨态势。1-2月,CPI同比上涨2.2%,涨幅比去年同期低0.4个百分点,低于3.5%的调控目标1.3个百分点,当前我国通胀压力较轻。鲜菜和肉禽价格涨幅较低是当前物价回落的重要原因。

  1-2月,鲜菜价格同比上涨2.7%,涨幅同比回落3.6个百分点,肉禽价格同比下降1.4%,涨幅同比回落4.7个百分点。因此,CPI同比回落的0.4个百分点中,鲜菜价格对CPI的拉动比上年同期低0.13个百分点,肉禽价格对CPI的拉动比上年同期低0.36个百分点。

  1-2月,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分别拉动CPI上涨1.0和1.2个百分点。食品价格拉动CPI上涨1.07个百分点,居住价格拉动CPI上涨0.5个百分点,两类价格对CPI的贡献率为71.3%,物价上涨的结构性特征依然明显。

  2.工业生产者价格持续下降,生产领域通缩迹象明显

  截至2014年2月,PPI同比涨幅连续24个月呈下降走势,生产领域通缩迹象明显。1-2月,PPI同比下降1.8%,下降幅度比去年同期扩大0.2个百分点。当前生产领域价格持续下降,主要是由于国内需求偏弱和产能过剩,1-2月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和外贸增速均明显回落。

  2011年四季度以来,以PPI为代表的生产者价格与以CPI为代表的消费者价格涨幅出现倒挂,2014年1-2月,CPI与PPI同比涨幅差为4.0个百分点,生产者价格向消费者价格传导的压力较轻。1-2月PPI同比下降1.8%,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为-0.2个百分点。

  3.房价涨幅有所收窄,上涨城市数量稳步减少

  截至2014年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连续14个月上涨,但涨幅有所收窄,上涨城市数量稳步减少。2月份,69个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中,涨幅回落的有65个,比上月增加28个,69个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中,涨幅回落的有58个,比上月增加了31个。

  2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平均分别上涨8.6%和4.7%,分别比上月回落了0.9个和0.5个百分点。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57个,比上月减少5个,环比涨幅比上月回落的城市有40个,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分别有46个,比上月减少2个,环比涨幅比上月回落的城市有34个。

  4.对今年后期我国物价走势的判断

  抑制物价涨幅的因素有:从当前的经济运行态势看,2014年我国总需求稳中偏弱,经济增速将比上年略有下降;国内工业生产领域产能过剩,产品供大于求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粮食产量连续十年丰收,国内粮价已经高于国际价格,上涨空间有限;生猪存栏较高,快速上涨的动力不足。

  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有:水、天然气等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的稳步推进将在一定程度上推高物价涨幅;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带动低端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推高服务价格。

  我国鲜菜价格一般存在“小年”和“大年”交替出现的特征,2013年我国鲜菜价格涨幅较低,存在明显的价格“小年”特征,根据历年鲜菜价格的波动规律,预计今年鲜菜价格涨幅将比去年有所提高,推高食品价格;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动力的加强将带动世界经济增速稳中有升,加上当前地缘政治的影响,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升大宗商品价格。

  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因素和翘尾因素的影响,初步预计CPI一季度上涨2.3%,上半年上涨2.4%,下半年上涨2.6%,全年上涨2.5%;PPI一季度下降1.9%,上半年下降1.3%,下半年有望由负转正,上涨0.1%,全年下降0.6%。

  5.对通货紧缩的界定和预测

  目前对通货紧缩的定义还存在争论,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通货紧缩是货币供应量减少、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衰退和物价的持续下跌;二是认为通货紧缩是货币供应量减少和物价持续下跌;三是认为通货紧缩是物价的持续下降。

  笔者认为货币供应量减少、有效需求不足和经济衰退是通货紧缩的原因,因此,通货紧缩就是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度量通货紧缩的指标主要有GDP平减指数、CPI和PPI,由于GDP平减指数是季度数据,缺乏月度数据,与PPI相比,CPI与居民的生活联系更为密切,因此通常选择CPI同比涨幅作为通货紧缩的度量指标。

  理性情况下,CPI同比涨幅为负就认为是通货紧缩,但实际经济分析中一般认为CPI同比涨幅低于1%,且持续6个月以上,就认为是通货紧缩。因此,根据今年我国物价的走势和对通货紧缩的界定,我国今年不会发生通货紧缩。

  对我国发生通货紧缩的情景分析

  作为一种经济现象,通货紧缩可能是由国内因素导致,也可能由国外因素导致,一般是供需失衡的结果。针对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现状,房地产价格过快下跌、地方政府债务违约、国际金融危机是引起我国通货紧缩的主要情景。

  1.房地产价格过快下跌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处于调整期,普遍认为房地产市场将出现分化。三、四线城市由于需求不足和供给充足,房地产价格下跌风险较大。一、二线城市由于刚需强劲,房地产价格仍将维持高位运行,但我国一、二线城市房价过高,也存在一定的下跌风险。因此,我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上还是存在下跌风险。

  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20%左右,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下跌将直接导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进而影响与房地产关系密切的行业的投资,使全社会投资需求明显下降;房地产价格的下降将直接导致房地产销售下滑,进而影响建材、家电等消费需求的增长,同时房地产价格过快下跌将引起财富负面效应,抑制消费。

  我国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我国贷款余额的比重高达20%,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下跌将使我国金融风险上升。因此,我国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下跌将直接导致我国的需求不足,增加产能过剩和金融体系的风险,进而导致通货紧缩。

  2.地方政府债务违约

  截至2013 年6 月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为17.9万亿,相比2010年底的10.7万亿,同口径计算的结果约为15.9万亿,两年半时间的增幅为48.6%;省、市、县三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由2010年底的6.7万亿上升至2013年6月底的10.6万亿,增幅为58.2%。

  从债务来源看,银行贷款占政府债务的比重高达56.4%,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比重为52.1%。2013年下半年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偿还规模高达2.4万亿,占22.9%,2014年为2.38万亿,占21.9%,2015年为1.86万亿,占17.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总规模增速和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增速较高,明显高于经济增速。银行贷款占比较大,偿债期过于集中,实际情况可能是部分债务继续被延期,将风险转嫁给银行。因此,若发生地方政府债务违约,将直接引起我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民生投资需求的下滑,增加金融体系风险,导致需求下滑,发生通货紧缩。

  3.国际金融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过两次通货紧缩,都是由国外金融危机引发。一次是1998 -2002年,主要诱因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一次是2009年,主要诱因是国际金融危机。目前美国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已高于2008年危机前的水平,欧债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除,国内部分学者认为存在爆发全球金融危机的可能。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区域经济或世界经济陷入经济衰退,使我国外部市场需求急剧下降,外贸出口大幅萎缩,外向型行业尤其是中小型出口企业遭受重创,产能过剩与内需不足问题迅速凸显,国内供求失衡矛盾迅速激化,需求不足引起通货紧缩。此外,国际金融危机使国际大宗商品需求减少,价格快速下跌,我国进口能源原材料价格明显下降,引起输入性通货紧缩。

  采取适当措施稳定物价预防通缩

  通货紧缩的治理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收入分配政策、需求刺激政策和相关的产业政策等。针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应对通货紧缩的政策。

  1.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执行稳中偏松的货币政策

  第一,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税收减免和优惠力度,将中小企业税收起征点由月营业额2万元提高至10-20万元,进一步扩大营业税改增值税范围,调整中央和地方增值税分配比例,适当提高地方政府的增值税收入,推进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加快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根据目前现实可行条件,采取进一步提高对应的费用扣除标准、相应扩大低税率的适用范围,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

  第二,加大财政对教育、社会保障和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试点发行市政债,在信用评级等相应的配套设施完善后,逐步向全国推广市政债。

  第三,货币政策总体上应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在政策操作上应把握中性偏松的基调,形成合理和稳定的市场预期,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货币供应增速保持在13%-14%左右,强化全社会融资总量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将社会融资总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其增长率与名义GDP增速相当,以防止全社会债务杠杆过快上升,适当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基准利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减少汇率变动对物价的冲击。

  2.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培育中等收入阶层

  第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立足于实质性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对低收入阶层的转移支付的方式上应该加大对低收入阶层的教育和培训的投入,使他们拥有平等的受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的机会。对高收入阶层应开征不具备生产性的遗产税、财产税等税种,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采取有差别的收入再分配政策,培育广大的中等收入阶层。

  第二,加快推进以提供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政府转型,建立起与发展阶段相应的、以公平为导向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制度,通过公平的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逐步缩小城乡、地区和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尽快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责分工,建立以公平为导向的公共服务与福利制度。从人力资本建设、就业创业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实质性地促进横向和纵向社会流动,提高社会机会均等程度。

  第三,稳步提高央企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提高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有助于解决央企、国企凭借垄断权力和国家特许权过多占有国民收入份额等不合理问题,推进收入分配机制改革和再分配调节。当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石化等行业基本被中央企业所垄断,他们拥有很多行业的特许经营权,虽然政府多次出台政策允许民营企业进入这些行业,但由于门槛高等诸多原因使得民营企业难以进入这些行业,因此,这些行业都存在较高的垄断利润,目前应稳步提高中央企业利润上缴比例,并将更多资金用于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3.挖掘需求潜力,扩大内需和外贸

  第一,加快落实收入分配改革指导意见,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从根本上理顺居民、企业和政府之间收入分配关系;明确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政策,探索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承担的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释放其消费潜力;大力培育信息消费、环保消费和社区消费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

  第二,继续支持铁路、市政等基础设施、环保和保障房建设等重点领域投资;加大对油气资源勘探和开采、进口码头和储运设施的投资;放宽准入,改善环境,推动基础产业领域的改革,引入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外部投资者,拿出对投资者有吸引力的项目。对制造业、服务业企业投资项目进一步放松管制,满足环保等外部性条件的项目迅速放行。充分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第三,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促进从组装加工为主向研发、设计等价值链高端延伸。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提高服务贸易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有序推进服务业市场开放,带动国内服务业竞争力提升。在多边贸易体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推动商品和服务贸易自由化。鼓励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尤其是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

  4.积极淘汰落后产能,改善国内竞争环境

  第一,将现行企业统计、景气指数分析与产能利用率评价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起统一的行业产能过剩评估指标体系和预警系统,让企业和投资者及时准确地了解行业产能及相关信息,理智决策进入或退出市场行为,商业银行据此控制信贷投向和规模,防止投资过度,规避金融风险;把审批制度以经济规模作为主要审批依据转变为以社会性管制为主的方式,并且要以能源资源、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作为前置性条件,监管方式也应该从前置性审批,转变为事中和事后的过程监管,提高调控水平。建立产能利用率评估和预警制度,改革产业调控思路。

  第二,改革以考核GDP 增长为重点的政府政绩考核体制,逐步把经济发展质量、能源资源消耗和人文发展情况等作为主要考核指标;优化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税分配,使地方政府的财力和事权相匹配,弱化地方政府投资动机。

  第三,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的兼并和重组,优化国有资本配置化解产能过剩。要超越按企业进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层次,考虑按行业进行国有资产管理。国有出资企业如果有同质竞争,恶性竞争会导致国有资产难以保值增值,可以根据企业意愿和市场可行性,考虑合并重组或退出部分资本;支持地方国企的跨地区兼并重组,以及民营企业参与国企重组。在财税分配方面,企业兼并重组后,不搞统一纳税,仍维持原纳税渠道不变,探索建立跨地区并购的税收分成、产值分开统计制度。

  第四,要进一步加大钢铁产品、电解铝出口力度,通过出台税收政策等措施鼓励企业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比如降低在能源紧张时期加征的15%电解铝出口关税,鼓励高附加值铝加工产品对外出口;鼓励中国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积极“走出去”。到东南亚、俄罗斯等资源能源富集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生产,把电解铝这类耗能高、污染大的生产环节向海外转移。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

(责编:达昱岐、刘阳)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说财经|人民电视

  • 盗墓影视剧或遭禁播盗墓影视剧或遭禁播
  • 广州车展美女车模扎堆亮相广州车展美女车模扎堆亮相
  • 揭秘车模鲜为人知的一天揭秘车模鲜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