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是手段与过程;从深度上实现市场化,是目的与方向。
对于混合所有制的的标准,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有一句话说得很精到:混合所有制就是要形成杂交优势,而不是杂交劣势。
在生物界,两种遗传基础不同的植物或动物进行杂交,其杂交后代所表现出的各种性状均优于杂交双亲,比如水稻、小麦的抗逆性强、早熟高产、品质优良等,都是杂交优势例证。混合所有制搞得好不好,关键是要形成杂交优势,而不是杂交劣势。
近些日子,有人在混合所有制占股多少上费了不少口舌。其实衡量混合所有制成败的标准是两种不同所有制的优势融合,大不必在控股多少上做文章,更不必在谁进谁退上大费口舌,因为混合所有制是手段,是路径,目的与方向是市场化,检验标准是优势资源的融合。
其实,混合所有制并非新生事物。国资改革的关键,是建立真正的现代公司制度,让公司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从而实现政企分开。因此,从一开始就要提防此轮改革穿混合所有制的“新鞋”,走非市场化的老路。混合所有制这一提法被正式提出,是在1997年的十五大报告。近几年国务院国资委倡导的股权多元化,本质上讲也是混合所有制,也有很多企业是这么做的。
混合所有制并非灵丹妙药,更不会“一混就灵”。上个世纪90年代搞混合所有制后,确实有不少民间资本在竞争性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不少是“化公为私”,教训犹在。同时,在能源、铁路等核心垄断领域,民资进入多以被收编或退出收场,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始终横亘,亦教训多多。
如何让历史上来来回回的教训不再反复?这不但考验顶层设计的水平,更考验操作层的智慧。我们认为,混合所有制有两点要把握,一是深度融合而不是表面组合式捏合;二是优势而非劣势“混合”。具体有几点:
首先,产权制度改革是搞好混合所有制的基础,产权结构要完善,要合理。不能修工程缺钱,就引入民资进入,需要布局加油站就吸引民资进入加油站领域,将民间资本当成国有资本的提款机。此轮国资改革,要允许民资在一些关键领域相对或绝对控股。从国企内部来说,包括经营者、员工和科技人员持股。
其次,建立现代的公司治理制度是根本,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董事会,解决产权的最终处置权。为保证这一目标实现,让民资在董事会和职业经理人制度体现出资人地位。如果此轮混合所有制改革,只是为了让民资作为财务投资人投资人获取收益权,其改革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再之,在内部管理上,两种所有制产权的体制优势融合必是文化的融合。原来公有制与私有制,在经营上各有利有弊。相应的公司治理、运营机制、人才素质、技术创新、管理文化等等,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改革,既不姓“公”,也不姓“私”,最终要形成新的管理与文化体系。
再次,在外部环境上,要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配套的独立司法体系,保证出资人作为股东所拥有的一切合法权益。各地政府部门要彻底由管企业变为管资本,让不同资本通过市场自由流通。
现在,混合所有制似乎是一个大筐,什么都装,其实这件事是“混乱”不得的。“混合”的意思,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东西形成新的混合物,其中各成分要混得很均匀,但多少仍保持原来的性能等,最好的境界自然是融合。微观而言,国企比私企多一份责任,却少一份灵活和自然。以国有经济的形式去弥补私有经济的不足,实际上是以国家的理性和长处,来约束私人资本的非理性和不足。私人资本目标在于追求自己获利,有活力,可能会少些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同时私人资本的实力不足,在国际竞争中容易处于弱势地位。只有把两个优势融合并形成整体优势,形成新型生产力,才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混合所有制”的经济制度,无疑就是要运用市场方式进行资源配置,“中和”一部分国有经济的优势和私有经济的另一种优势。借此再次重申,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着眼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深度上实现市场化,这是我们的目的与方向,而“混合所有制”是个手段,是个过程。
(作者系中国企业研究院院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人民网财经研究院的研究团队及外部专家联合撰写的短篇评论,提供具有洞察力的关于中国经济、商业趋势的解析。投稿或有关于文章的任何意见请联系cy#(换成@)people.cn。《金台观察》专栏是由人民网财经研究院的研究团队及外部专家联合撰写的短篇评论,提供具有洞察力的关于中国经济、商业趋势的解析。投稿或有关于文章的任何意见请联系cy#(换成@)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