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投羅鉀:致力鹽湖鉀鹽開發  爭做世界一流企業--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專題

國投羅鉀:致力鹽湖鉀鹽開發  爭做世界一流企業

2012年11月12日15:57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手機看新聞

國投羅布泊鉀鹽有限公司生產基地鹽湖

國投羅鉀籃球隊獲得京唐港杯國投集團第

從茫茫戈壁到雅丹魔鬼城、鹽鹼地,羅布泊十萬公裡的土地充斥著死寂和荒涼。這裡上無飛鳥、下無寸草,沒有一滴淡水、沒有一寸土壤,被世人稱為“死亡之海”,然而,就在這片不毛之地中埋藏著我國緊缺的鉀肥資源。自2000年來,羅布泊走來了一批志在摘掉中國貧鉀帽子的隊伍——羅鉀人,他們用汗水和智慧、用奉獻和堅守,在羅布泊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硫酸鉀航母”,為我國鉀資源開發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讓昔日的“死亡之海”變成造福三農的“幸福之海”。

艱苦創業,無私奉獻

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國投羅鉀公司)成立於2000年9月,2004年成為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控股企業,注冊資金5.4億元人民幣,以開發羅布泊天然鹵水資源制取硫酸鉀為主業。

羅布泊鹽湖位於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境內,塔裡木盆地東部,是我國繼察爾汗鹽湖以后,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含鉀鹵水礦床。羅布泊鹽湖雖然富含礦藏,但自然環境極其惡劣,方圓幾百公裡杳無人煙,項目開發建設前沒有道路和通訊設施,也沒有淡水資源可用,終年風沙肆虐,夏季地表溫度高達六七十度,冬季寒冷接近零下三十度,寸草不生,是一片真正的不毛之地,被世人稱為“死亡之海”。

在這樣的環境下,以李浩總經理為核心的經營班子帶領和團結全體員工,憑著獻身鹽湖的奉獻精神和改天換地的無窮智慧,在條件極端惡劣的羅布泊腹地,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發揚“羅鉀精神”,通過走自主創新之路,研究出了國內外獨一無二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羅布泊硫酸鎂亞型鹵水制取硫酸鉀”工藝技術, 2005年5月1日,“羅布泊地區鉀鹽資源開發利用研究”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在小試和中試取得突破后,羅鉀公司乘勢而進,馬不停蹄的將技術成果轉化為公司效益,從2001年到2005年,短短五年時間,就達到了年生產硫酸鉀10萬噸的能力,走完了相當於美國猶他州大鹽湖15年,國內同行30年走過的建設歷程,創造了世界鹽湖開發史上的奇跡,締造了集民族精神、創業精神、創新精神、團結精神於一體的“羅鉀精神”。

做大做強,跨越發展

艱苦的創業使公司經營團隊清醒地認識到,停滯就會落后,必須樹立干大事業、做大項目的信心和決心,早日把公司建成“世界硫酸鉀航母”,邁入世界一流企業行列。在國投集團的科學決策和公司經營班子的精心安排下,2005年,年產120萬噸硫酸鉀項目正式啟動。

2006年2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核准新疆羅布泊鉀肥基地年產120萬噸硫酸鉀項目,並被列為國家“十一五”重點建設項目。同年4月25日,項目正式破土動工。

年產120萬噸鉀項目總投資48億元,歷經兩年半的建設期,於2008年11月投料試車成功。2010年11月,月產量達到設計能力。2010年6月、7月,該項目先后順利通過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環境保護部組織的現場驗收,並取得項目安全設施竣工驗收合格批復、環境保護合格批復、自治區消防局消防驗收合格批復以及安全生產許可証。2011年,120萬噸生產線滿負荷生產,各項經營指標達到或超過設計能力。至此,國投羅鉀公司形成了年產130萬噸硫酸鉀產能,羅布泊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硫酸鉀肥生產基地。

年產120萬噸鉀肥項目成功建成后,大大緩解我國鉀肥供需矛盾,提高了我國鉀肥自給率,對保証農業生產的持續、穩定發展和國家糧食生產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對加快新疆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換,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穩定邊疆、開發西部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促進了我國鉀肥產業的結構升級,提升了產業技術水平,使我國邁入世界硫酸鉀生產大國行列。

(責任編輯:財經實習、劉陽)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