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投欽州發電有限公司全貌
汽機房
欽州電廠一期2x600MW主廠房
國投欽州發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投欽州發電”)是由國家開發投資公司與廣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按照61:39的股比出資建設,主要負責欽州電廠的建設與運營。自投產至今,國投欽州發電已累計發電284億千瓦時。2005年,在一片吹沙填海而成的1344畝土地上,吹響了以全面保証西南電力供應為目標的基礎設施建設的集結號﹔2007年11月2日,一期2*600MW超臨界機組完美開局,讓奉獻西南的能源戰略構想邁出了關鍵一步﹔2008年,在金融危機和冰凍災害中艱難前行﹔2009年,國投欽州發電全面邁向先進管理、先進文化的新征程。
一、安全有序,強化生產管理,保障機組高效運行。
管理為本,安全駐魂。國投欽州發電建立完善的各項安全生產制度,使安全管理實現規范化和制度化。一是安全管理引入NOSA安健環體系。2009年2月份啟動了NOSA體系建設,針對電力生產特點,圍繞中心任務,秉承“遵從法規、風險預控、持續改進”的理念,認真踐行規范化、精細化管理。二是強化對設備的綜合治理。加大對設備日常維護、消缺管理力度,生產部門每天對現場的缺陷進行分類匯總,及時公布現場缺陷信息,做到小缺陷不過班,大缺陷不過天,重要缺陷及時跟蹤。三是加強運行管理。提高運行人員分析和處理異常狀況的能力,完善各種技術措施和反事故措施,扎實有效的開展“小指標競賽”活動,讓每一位生產人員都關注機組參數和指標,通過採取對汽溫、氧量、排煙溫度、給水溫度等小指標的控制及加強燃燒調整等措施,提高了機組的經濟性。同時,根據每天負荷情況,指導運行調整,堅持耗差分析,不斷優化運行方式,提高機組的經濟性。四是推行生產模式優化管理。將設備維修由“完全外委”轉為“自主維修和部分外委相結合”的方式,機組運行由“集控自主運行、輔控外委運行”轉為“集控自主運行、輔控自主運行和監管運行相結合”的方式,提高設備可靠性和經濟性,同時為公司可持續發展和二期的人員儲備奠定基礎。
二、以科技創新引領節能減排,走綠色經營道路。
國投欽州發電自成立以來,緊緊抓住影響發電成本的核心問題開展節能工作,從小事抓起,從細節著手,提高機組的大小修質量,減少非停和異常停機,機組運行小時數、利用小時數和機組非計劃停運次數等可靠性指標均有較大幅度提升,2011年實現#2機組運行8439小時,全廠平均利用6274小時,分別居廣西區前兩位,能耗指標得到進一步下降。
國投欽州發電以創建節約環保型燃煤示范電廠為契機,大力開展節能技改,全面降低機組能耗。自2009年起,公司先后對#1機組凝結水泵變頻、#1機組電除塵器控制系統進行了改造。從改造后的效果來看,超過了預期的節能效果,其中#1機組凝結水泵變頻改造,平均節電率為46%,每年可節約電量506萬KW.h。#1機組電除塵器控制系統技改后,節電效果明顯,平均節電率在43%,則每年可節約電量180萬KW.h。兩者年可節約標煤約 207.17萬噸,可使廠用電率下降0.15個百分點。可相應減排CO2 6839噸、SO2 205噸, NOX 102.9噸 , DUST 1865.92噸。2010年對#2機組凝結水泵、#1脫硫增壓風機變頻改造,#2爐電除塵控制系統改造,年節電約1174萬KW.h,則相應減少可相應減少CO2 11704噸、SO2352.2噸, NOX 176.1 噸 、DUST 3193 噸,可使廠用電率下降0.21個百分點。
2009年以來,除了#1、2機組凝結水泵、增壓風機變頻改造、電除塵控制系統改造外,公司還進行了鍋爐燃燒和控制優化、鍋爐爐頂密封改造、鍋爐空預器密封改造、機組節水改造、脫硫系統改造、汽輪機通流部分改造等節能改造,有效提高了汽輪機效率和鍋爐效率,降低了汽輪機熱耗和鍋爐排煙溫度,全廠供電煤耗由2008年的319.84g/kwh,下降至2012年的316.25 g/kwh,累計節約標煤4.7萬噸,節省資金4700萬元,同時機組容量由600MW擴容至630MW,年可增加發電量約5.2億kw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