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男女1.8億 光棍節再次彰顯"單身經濟"潛力--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頻道滾動新聞

單身男女1.8億 光棍節再次彰顯"單身經濟"潛力

2012年11月12日18:00        手機看新聞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11月11日光棍節,各省市或在舉辦集體婚禮,或在舉辦各色相親派對,急煞了大批單身。多家電商也忙於“雙11”促銷大戰,在促銷開始十分鐘后,淘寶的交易額就突破了2.5億元。不得不感嘆,“單身經濟”潛力無限。

  11月11日光棍節,成都市都江堰壹街區舉行集體婚禮,免費幫助20對新人“脫單”,20對新人完成了各種儀式並在眾人的見証下步入婚姻殿堂。圖為集體婚禮現場。(新華網)

  光棍節單身男女齊喊"脫光"

  據《新聞晚報》報道,光棍節當天中午11時11分,上海歡樂谷湖濱廣場熱鬧非凡。由現場及官方微博招募的10對單身男女在湖濱廣場進行一場“脫光”打擂行動。在經過第一關的“千裡姻緣一線牽”配對后,10對單身男女通過紅線“牽”出了自己的有緣人。詳細

  "單身經濟"潛力大

  又是一年“光棍節”,各種“脫光”、“不做剩女”的廣告照例是鋪天蓋地。今年連電商也打起了“光棍節”的主意,據說11日中午剛過不久,天貓支付寶總交易額就突破100億元,“光棍節”似乎成了電商的“狂歡節”。

  “光棍節”網購的創紀錄,不由得讓人慨嘆“單身經濟”的消費潛力實在是太大了。“光棍節”為何會釋放這麼大的消費潛力?沒有人在意。但昨天另外一個有關“光棍節”的報道似乎更引人關注:據《2011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報告》顯示,近七成女性選擇“男性要有房才能結婚”,近八成女性認為男性月收入4000元以上“才配談戀愛”。

  這樣的調查多少表明,“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這個傳統觀念還相當有市場。但在“光棍節”這天,透過這樣的數字,再來探究“光棍”的壓力,以及人們對於現代愛情和婚姻的態度,倒也很值得玩味。詳細

  單身背后 幾多無奈幾多愁

  ★ 年輕人選擇晚婚 影響因素多多

  “愛情之都”杭州近日公布的一份《青年交友婚戀調查報告》顯示,年輕人理想的結婚年齡主要集中在25至30歲及30至35歲這兩個年齡段。與家長普遍希望子女在25歲至30歲之間結婚相比,有一定比例的單身青年認為理想的結婚年齡在30歲之后,且女性的比例略高於男性。年輕人觀念中的結婚年齡之所以要晚於上一輩人觀念中的年齡,是受生命周期、經濟基礎、離婚率等因素影響。

  據分析,更多年輕人樂於接受晚婚,尤其在女性身上體現得更明顯,其主要原因在於現代人的生命周期拉長,晚婚令人容易接受﹔現代人對婚姻經濟基礎的要求更高,迫使年輕人推遲自己的結婚年齡﹔離婚率上升,未婚青年對未來婚姻的信心有所下降,在選擇上更為謹慎等。詳細

  ★沒房沒車 誰跟我“脫光”?

  2012年初,由民政部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婚介行業委員會與百合網聯合發布《2011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報告》顯示,超過九成女性選擇對方“有穩定收入”為結婚的必要條件,而近七成女性選擇“男性要有房才能結婚”。

  這項調查顯示,近80%的受訪單身女性認為男性月收入4000元以上“才配談戀愛”。其中,有27.1%的人甚至認為,男性月收入10000元以上才適合談戀愛。

  沒有房子不結婚,在中國,持這樣態度的人不在少數。詳細

  ★ 光棍節流行 凸顯社會現狀的晴雨表

  “光棍節”的逐漸流行,反映了青年人婚戀心理的變化。據民政部門的統計,上海、江蘇等地區的平均結婚年齡已達到30歲。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朱力教授認為,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大和生活節奏的加快,當代年輕人婚姻成本越來越高,結不起婚的現象越發普遍,進而單身人數比例也隨之持續增加。另外,社會價值觀的多元化使得很多人在戀愛、婚姻中的責任意識淡漠,頻繁更換伴侶、婚前性行為等現象也開始普遍流行。

  採訪中記者發現,不少單身年輕人並不認為結婚是一件著急的事情,對於戀愛中的分分合合也能以平常心看待。他們會抱著娛樂的心態來看待單身的事實,並以各種戲謔、自嘲的行為高調地歡度“光棍節”。

  吉林大學人口經濟學博士劉帆戲稱自己為“資深光棍”。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他發現很多年輕人單身並非自身條件不足。轉型時期勞動力大規模向城市遷移,但相應的保障制度卻沒有及時建立,使大量青年無法穩定下來,進而失去了相應的婚嫁條件。詳細

  國際縱覽

  ★ 日本老人代子相親成常態

  日本社會的“晚婚化”現象已經無法阻止了。按照日本近年來的“國勢調查”來看,日本各年齡段的男女未婚率都在直線?升。其中“奔四”群體的結婚現狀構成顯著的問題點。資料顯示,他們中34.6%的男性、22.4%的女性都還保持“貴族王老五”的身份,還沒有走入過婚姻的殿堂。

  據一位長年從事結婚市場調研工作的人員分析,這個時期幾乎成了初婚的“幸福末班車”,要是一不小心錯過,從心理感受上就不一樣了。在這種情況下,在日本就出現了:“上學時談戀愛,父母恨不得打死﹔上班后不談戀愛,父母恨不得急死。”

  這樣,日本“代子相親”宴會就在這些七旬老年人中流行開來。這是一個僅面向父母們的相親宴會。組織者將參加者孩子的情況做成一本冊子,裡面主要記載他們的學歷、職歷、收入、婚姻狀況等條件。父母們在宴會開始之前都會熟讀這份冊子,好在一開始就瞄准目標。說到底父母們最重視的還是“硬指標”。詳細

  ★ 現代韓國范兒 電腦成媒婆

  如今,韓國的婚介所數量劇增,這些婚介所越來越依靠電腦給服務對象挑選合適的“另一半”。根據統計資料,媒婆在向相親的雙方介紹各自的情況后,答應見面的幾率平均為12.8%,但如果通過電腦“匹配”,這一幾率可以提高至22%。

  韓國的善友公司就專門開發出了一套名為“協調對象系統”的軟件。如果在電腦上輸入學歷、年薪、職業、年齡等總共160項內容,電腦便會顯示他在“婚姻市場”上的競爭力,隨即給出最佳異性候選人名單,其中包括最合適異性人選。如果把自身條件稍做修改,電腦就會立即“改變態度”。

  隨著網路,尤其是社交網絡的興起和普及,越來越多的韓國大學生將自己的人生大事寄托在社交網上。最近,在韓國的大學生中,“網絡相親”很受歡迎。用戶通過手機或者電腦登錄到相親網站上就能結識異性。在韓國的搜索網站中輸入“相親網站”,會出現56個。

  ★ 歐美奇趣Style “智慧相親”大行其道

  不久前的一個夜裡,紐約公共圖書館舉辦一場講座,主題是“女權主義的現代意義”。主辦方沒有想到,15美元一張的門票很快被一搶而光。來聽講座的,很多是渴望結交異性的單身年輕人。

  這種新風潮正在悄悄席卷美國東北部的一些中心城市,其中包括紐約、華盛頓和波士頓。年輕人舍棄了聚餐和無聊電影,轉而夜游博物館,參加由雞尾酒開場的辯論會和有飲料供應、有業余樂隊伴奏的讀書會。

  2002年,“智慧相親”的概念首先在英國出現,源自一系列有名流參加的電視現場辯論會,后來,“智慧相親”的節目形式傳到紐約,論題多種多樣,28歲的安迪·克裡斯和他的女友去聽了,那是他倆第二次約會。克裡斯回憶說:“辯論比我們想象的激烈得多,凱特和我的意見完全不一致。”在回家的地鐵上,他倆辯論了40分鐘。“這不是吵架,而是互動,分享思想,比出去看電影強多了。詳細

(來源:中國經濟網綜合)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