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轉型與改革大有空間--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頻道滾動新聞

中國的轉型與改革大有空間

2012年11月15日10:54    來源:經濟參考報    手機看新聞

  ●未來10年,中國經濟可望保持中速增長

  ●推進消費主導的經濟轉型,既是短期政策著力點,又是中長期發展重點

  ●制度創新對中國非常重要,隻有制度創新才有新的制度紅利

  ●把公平可持續作為改革的基本導向

  在中改院2012年11月3-4日主辦的“2012’新興經濟體智庫經濟政策對話”上,未來10年中國的增長前景與轉型改革選擇成為與會專家普遍關注的熱點議題之一。很多專家認為,如果未來10年在轉型與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中國有條件實現7%-8%的中速增長。

  一、內外環境深刻變化,中國開始進入中速增長新階段

  1.中國經濟增長的外部不確定性加大。德國國際合作機構前首席總裁艾森布萊特指出,全球面臨國際金融危機、收入分配不均、長期可持續缺乏動力等三重挑戰,目前需要處理的不僅是衰退問題,更重要的是推動世界經濟結構的根本性變化,尋找新增長模式以應對挑戰。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認為,發達經濟體開始出現某些“日本化”特征。一是傳統貨幣政策基本上失靈﹔二是財政赤字居高不下﹔三是人口老齡化加劇﹔四是很多國家內部政治對立,很難形成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案。發達國家經濟體大約2%-2.5%的低迷增長很可能仍要持續少則3-5年、多則8-10年。

  國家開發銀行顧問、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劉克崮也認為,全球經濟不樂觀。第一,美國經濟狀況有所改善但仍難持續增長﹔第二,歐債危機加深,歐洲經濟將長期低迷﹔第三,新興市場經濟體經濟波動劇烈,均受到穩增長、防通脹和調結構的“三面夾擊”。

  2 .國內發展條件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老齡化進程加快。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趙白鴿指出,未來幾年我國老齡化將持續加快,老齡人口佔比將平均每年遞增0.54%。老齡化意味著勞動力相對減少,人口紅利式微。這意味著不確定性增大,抗風險能力下降。進一步看,老齡化、城鎮化和信息網絡化構成了我國社會轉型的三大基本特征,其發展之深刻和迅猛,要求我們在討論下一輪改革時,對此要有充分的認識。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宋曉梧認為,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人口老齡化基數大、速度快,而養老保障的底子薄、負擔重,這對就業、養老、醫療、房地產、社會倫理與文化帶來深刻影響。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鬆認為,從短期來看,從勞動力無限供給到跨越“劉易斯拐點”,從“人口紅利”走向“人口負債”的轉變會影響一國的負債融資能力、資產配置能力以及使用杠杆率的能力,並相應產生融資風險、資產價格下行風險及杠杆率收縮風險等潛在風險﹔從中長期看,人口結構對國家資產負債表產生的影響,將沖擊、限制宏觀政策的騰挪空間。

  ———我國與世界經濟周期趨同,難以避免外部經濟周期波動影響。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認為,全球貿易和直接投資減速將直接帶來我國外貿減速,這在今年已成定局。劉克崮指出,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以來我國經濟周期與世界經濟周期大體同步,這是改革開放的重要成果,說明中國經濟與全球經濟的聯系加深。在這個背景下,我國經濟擺脫不了全球經濟大環境變化的沖擊。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我國很難長期一枝獨秀。

  ———低成本優勢逐步弱化。張燕生認為,我國要素價格已經進入全面上升的階段,匯率、利率、社會福利、環境成本等上升都是長期的、剛性的。從區域看,我國東部地區的經濟減速已成定局,而且將是一個長期趨勢﹔從行業看,過去10年在我國工業化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重化工、建筑、房地產以及相關裝備制造業都進入到一個長期調整的時期。因此,未來幾年我國經濟增長很難保持高速態勢。

  3.中國經濟未來10年可望保持中速增長。盡管很多專家從內外環境變化出發,分析了我國經濟持續增長面臨的各種挑戰,但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在客觀分析我國潛在需求的規模后指出,有效需求規模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一個國家或地區增長的潛力與增長的前景。如果未來10年我國人口城鎮化蘊含的45-50萬億的消費潛力得到比較充分釋放的話,能夠支撐7%-8%的經濟增長。

  二、內外環境變化與我國經濟社會轉型

  1.推進消費主導的經濟轉型是應對內外環境變化的戰略選擇。遲福林強調,我國城鎮化、尤其是人口城鎮化發展空間及其可釋放的潛在消費巨大,如果潛在需求通過人口城市化得到充分釋放,我國經濟未來10年仍將處於上升通道。以人口城鎮化為支撐,加快消費主導的經濟轉型,充分釋放國內巨大的需求潛力,尤其是消費需求潛力,將形成我國未來5-10年轉型發展的突出優勢和主要動力。著眼於未來10年的中速增長目標,需要把改善消費環境、促進消費需求釋放,作為衡量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指標,作為政府工作的重點任務。可以說,加快推進消費主導的經濟轉型,既是短期政策的著力點,又是中長期發展的重點﹔既是發展面臨著的突出矛盾,又是改革面臨著的重大挑戰。

  2.要更加注重人力資本、社會資本和老齡化帶來的巨大發展空間。國家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認為,我國經濟增長的支撐力量需要從物質資本轉向社會資本和人力資本,但現在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短缺,制約了企業轉型升級、技術產品以及商業模式創新,由此帶來了未來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

  宋曉梧指出,人口老齡化問題既是一個很大的壓力,同時又是一個很好的機遇。應當看到,老齡化會帶來廣闊的、新的需求領域,給養老產業帶來巨大發展空間,要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養老產業空間。要及時調整生育、養老、醫療等與老齡化密切相關的政策,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比較平衡、比較和諧的新格局。

  3.改變國有資本配置格局。遲福林指出,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客觀要求投資轉型,對國有資本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應當說,這些年國有經濟在做大總量上功不可沒,但是從實際結果看,如果國有資本在競爭性領域分布過寬的局面不改變,激發社會資本活力就相當困難。盡快把國有資本主要配置在公益性領域,給社會資本投資騰出更大的空間,是中國進入公共產品短缺時代、社會需求結構變化升級的客觀要求,也是防止資本外流,提振社會資本信心的重大舉措。為此,要加快國有資本的公益性回歸,國有資本逐步從一般競爭性領域退出,把重點轉移到公共產品領域,把競爭性領域的國有資本集中配置在事關中長期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能源、資源和高科技等新興戰略產業,以充分發揮國有資本在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中的重大作用。對確有必要保留在其他競爭性領域的國有資本,要提高收租分紅比例,並將收租分紅收益主要投入到社會公益領域,為加快人口城鎮化創造有利的條件。

  4.加快社會轉型,推進社會建設。趙白鴿指出,社會建設是破解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不協調、不平衡、不可持續的關鍵之舉。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發展模式轉型,全面加強社會建設的重點是:第一,重新認識社會並切實樹立社會建設的理念﹔第二,著眼於形成和完善系統的社會政策體系﹔第三,大力促進社會組織的健康發展。一個成熟的社會,離不開大量自立的、活躍的、有責任的社會組織﹔第四,進一步推進社會發展領域的南南合作和南北南合作。

  宋曉梧認為,隻要及時調整生育、養老、醫療等與老齡化密切相關的政策,我國有望在2030-2050年形成人口與經濟社會和資源環境比較平衡、比較和諧的格局。

  三、把公平可持續作為改革的基本導向,不斷實現經濟社會轉型的新突破

  1 .改革是實現公平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名譽會長高尚全指出,未來10年中國改革將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性轉折期,中國的改革能否取得新的突破,決定著中國走向公平可持續發展的前途和命運。張宇燕指出,經濟增長的源泉主要有三個:第一是來自貿易的收益,也就是斯密增長﹔第二個源泉是技術創新,即熊彼特增長﹔第三個源泉是制度創新,即諾斯增長,讓制度創新提供更好的激勵機制,降低交易成本。在增長的三大源泉中,制度創新對中國最重要,隻有制度創新才有新的制度紅利。

  2.要以公平可持續為目標,凝聚新的改革共識。遲福林指出,未來10年是對我國轉型發展具有歷史性意義的關鍵時期,以人口城鎮化為支撐,走向公平可持續,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二次轉型與改革的戰略目標。把握城鎮化帶來的歷史機遇,需要在轉型上取得共識,更需要在改革上取得共識。第一,堅持消費主導,把推進人口城鎮化、釋放13億人的消費需求作為最大的經濟結構調整﹔第二,堅持民富優先,使城鎮化真正承載起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重要功能,形成以中等收入群體為主的社會結構﹔第三,堅持綠色增長,推動綠色城鎮化﹔第四,堅持市場主導,調動社會資本力量推進城鎮化﹔第五,加快政府轉型,以公共服務為中心轉變政府職能,使政府能夠有效地履行公共職責。

  清華大學教授孫立平提出,新階段的改革要把公平正義作為最基本的取向以凝聚改革共識。第一,公平正義的問題是整個社會的症結所在,我國經濟社會領域很多問題都可以歸結為公平正義的問題﹔第二,公平正義的改革取向有利於形成廣泛共識,彌合分歧﹔第三,公平正義的改革方向符合我國發展的基本方向。

  中改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常修澤提出的改革戰略願景是構建三個制度文明“大屋頂”。其一,包容各種改革力量,構建中國改革的制度文明“大屋頂”﹔其二,包容兩岸和平發展的力量,構建兩岸“聚興中華”的制度文明“大屋頂”﹔其三,吸收西方和東方文明的精華,並促其相互交融,構建當代制度文明“大屋頂”。

  3.重新定位政府經濟職能,理順政府與市場關系。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汪玉凱指出,中國未來經濟能不能順利轉型,取決於政府經濟管理方式能不能發生根本性改變。一是由管制型、管理型轉向服務型﹔二是由單一經濟建設型轉向公共治理型﹔三是由手工作業型轉向電子網絡型,成為智慧型政府。政府轉型的要害是重新定位政府經濟職能。第一,轉變政府管理的理念。政府是營造環境的主體,不是創造財富的主體﹔第二,削減政府權力﹔第三,進一步確立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基礎性地位。

  4.把公共治理體系改革作為改革的關鍵環節。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指出,公共治理體系是中國未來轉型發展的關鍵。當前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包括發展方式轉型難、資源環境約束破解難、和諧社會建設難、認識不一致改革難,最根本原因都是公共治理體系的改革滯后。因此,中國新一波的改革應當聚焦在公共治理體系,目標是建立一個相對穩定的現代公共治理體系。在這方面,有四個核心任務:第一,最核心的突破點是黨內民主機制的建設;第二,現代理性政府體系的建設﹔第三,完善以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政協為基礎的公共政策整合機制﹔第四,推動審判獨立,建設法治政府,完善依法治國。

  5.積極准備新一輪整體配套改革。劉克崮指出,要用一年左右時間,積極准備新一輪的整體配套改革方案,特別是價、稅、費、財、金、房地聯動的綜合配套改革。主要涉及十項內容:收入分配改革、價格改革、財稅體制改革、金融改革、土地房產改革、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層次化、農村改革、統計體制改革、“走出去”協調管理機制改革和上層建筑改革。

(來源:經濟參考報)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