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行李昌鏞:中國GDP增長率保持7%更適合經濟可持續發展--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亞行李昌鏞:中國GDP增長率保持7%更適合經濟可持續發展

2012年11月17日14:59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11月17日電(記者 呂騫)國際金融論壇(IFF)第九屆全球年會於今日在北京召開。本屆大會主題為:世界經濟格局變遷與全球金融改革。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李昌鏞在“世界經濟下一個增長點”專題會議中表示,發展中國家需要作出更多適合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模式,中國在未來十年把GDP增長率達到7%左右就可以了,這樣的增長質量會更高一些。

李昌鏞表示,未來十年亞洲仍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增長點,中國仍有很大發展潛力,尤其是當前國內沒有很好發展的地區潛力巨大。印度比中國的發展效率要低很多,因此也有更多空間發展得更快。但中印兩大經濟體保持兩位數的增長是不太可能了,一部分原因是全球經濟,特別是發達國家經濟逐漸下降。

李昌鏞認為,東盟各國的發展更具有動力,一些非洲國家也將保持很高的經濟發展動力。

在談到亞洲制造業前景時,李昌鏞認為,亞洲的制造業依然遙遙領先,但也將面臨結構調整。在亞洲生產,把污染留在這裡,到發達國家去銷售這種“亞洲工廠”模式,應該會面臨很大政治壓力,將難以持續。

李昌鏞表示,亞洲服務業規模相比拉丁美洲要低很多,比如法律、IT等高質量服務業,亞洲做得還不是很足,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以下是演講實錄:

謝謝主席先生,首先我非常感謝國際金融論壇能夠邀請我來進行介紹,而且我也是跟卡瓦羅教授一樣,對未來是比較有信心的,是比較樂觀的。對於目前來講,經濟學家是沒有辦法預測未來的,我想更多的說一說在未來的十年裡面,

在未來十年,亞洲仍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增長點,就是像過去20年一樣的,是因為發達經濟體可能要解決它們結構的問題,但是不可能短期就完成。所以,它們可能在未來十年的增長會比較放緩。另外,我們有很多區域,有可能都能夠有比較高的增長力。比如中國有很大的力度,對內有很大發展潛力。很多西方人認為中國是很發達的。但是,在過去30年中,我們應該能夠考慮一下中國現在沒有很好發達的地區,我們覺得中國的模式應該有非常高發展的效率。印度比中國的發展效率要低很多。印度,我們知道它還有更多空間發展得更快,所以,我想,我們不可能來期待同樣的、相同的一個增長率。我們知道兩位數的增長不是太可能的了。一部分是因為我們全球的,特別是發達經濟體的經濟逐漸下降。

還有另外一方面,我們也需要有更多發展中國家,新興經濟體作出更多適合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所以,中國在未來的十年,我們覺得我們可能會把我們GDP增長率達到7%左右就可以了。和9%、10%比的話,它是比較低的增長率。所以,我覺得中國和印度會把我們的增長率變得更加的緩慢下來。同時,這樣的增長質量會更高一些,這是我們的一個觀察。

同時,我們也可以知道的就是,我們現在有東盟各國,舉個例子吧,我們可以看到全球的經濟放緩,我們知道盡管是亞洲兩個巨人,中國和印度也都放緩了。但是,我們可以看看今年,我們可以看看東盟的一些國家,反而發展得更快了。我們可以看到印尼,他們是6.5%的增長率,泰國,也是大概5%左右。菲律賓,也是有5%的增長,緬甸也是差不多達到這個效率。在2015年的時候,東盟各國,它們的增長率是非常好的,它們經濟的彈性是非常好的,所以未來20年,我們知道由於中國這種增長率,東盟可能跟中國在過去對比的話,它們的競爭力沒有那麼強。在未來,我們可以看一看東盟各國的增長率會不斷增加。特別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后,東盟各國開始有這樣增長的動力了,所以,這並不是指它和中國的競爭,可以看到這是整個中國向印尼的出口,不管從哪方面來講,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在東盟各國的發展更具有動力,或者他們的動力更加強勁,也就是他們可能來保持一個比較高一些的經濟增長率,也就是說,我們有新的南南的經濟合作,這是在亞洲內部,實際上可以彌補一些未來增長的模式。或者增長的不足產生的不足。

同時看到一些非洲國家,非洲國家有非常高的增長率,大家會對它有這樣的誤解,非洲很落后,不是這樣的。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它們這種,比如說商品的價格等等,我們知道非洲國家應該是我們的一個新的發展的動力和模式。同時,我們也覺得它們跟亞洲相對比的話,我們覺得這種發展是會增加的。所以,我們知道在非洲,我們有很高的商品價格,實際上它們也會保持這種很高的一個經濟發展的動力,進而有很好的發展。

現在,我們再看看工業這一塊,就是說它還會繼續的增長,同時亞洲的制造業依然是遙遙領先。在另外一方面來講,我們也會有一些結構的調整。目前,我們知道亞洲的制造業,一般來講,都是叫亞洲工廠這樣的概念,就是在亞洲生產,就是說把商品原料送到中國,中國加工,再送到發達國家去銷售等等。以前是這樣一個模式,但是我們現在會看到,這種模式已經不是特別的可行了。我們在整個政治上,不可能去接受它了。我們在亞洲也有了很多這方面的討論。我們覺得,我們不可能把它在這裡生產,把污染留在這裡,到發達國家去銷售這種模式,應該說會有很多面臨政治的壓力,是不可行的了。所以,我們覺得我們必須要實行這樣的改革或者這樣的重組,也就是說,我們不會互相之間有這樣的交互。同時,我們希望讓我們未來有一個重組或者工業內部的一個重組,也就是說,我們需要更多的消費,消費主義,也就是說我們要有一個生產型的消費主義,也就是我們在此生產、在此消費。

同時,我們也知道,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講,它也是我們目前能夠達到的一些目標,比如說我們看一看我們的服務業規模的話,我們再看一看生產部門或者制造業的規模,我們可以看到,在亞洲的服務業,能佔到49%。其實它和拉丁美洲的70%相比要低很多,所以經濟繼續發展,我們相信會有更多的,比如農業來自這一塊,會轉到服務業這塊來。因為,我們知道其實亞洲需要更多的就業的機會,也就是說,我們覺得大多數的工作崗位都是由服務業創造出來的,所以我們現在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知道亞洲面臨很多的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服務業的質量,低質量的服務。我們沒有非常高質量的服務,比如說IT相關的一些服務等等,還有一些法律相關的服務,還有其他一些具有智能或者高的附加值的服務,所以,剛才也談到要提高我們的生產率,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大挑戰,這是未來容易達到的一些目標。所以,目前從單位的產值或者生產率來講,亞洲是很低的,這是我們可以繼續發展,有發展余地的一部分。同時,我們可以看到,比如法律、IT,還有其他需要更多技能、智能方面,亞洲做得還不是很足,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我們在談到如何去發展我們自己制造業,讓它能夠在全球進行一個非常好的競爭,這是我們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我們還是要從容易的做起,最后,我想談得一點,我們說工業,我們現在面臨這樣一個風險,人們對於工業的認識,人們會說實體工業未來是怎樣的呢?如果是低收入的國家,我們可能會有很多很多的,比如說我們需要去看一看我們未來發展的模式是什麼樣的,走向哪裡。那麼,我們有的時候會選擇有利於我們未來發展這樣的工業企業去發展。我覺得政府必須能夠想這個問題,有更多政策的支持,如果是經過這種發展之后,讓這種工業更適合我未來的增長,而不是說你簡單的做一個工業,比如說你就用發電大幅度地削減你的能源、效率等等,這不是一個很明智的選擇。我們需要一些政策。

(責任編輯:呂騫、楊波)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