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劍待轉機出海成共識 保險業華為聯想還有多遠--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十年磨劍待轉機出海成共識 保險業華為聯想還有多遠

本報記者 黃晶華 發自北京

2012年11月23日07:58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手機看新聞

 

  中國保險業從2011年開始的這一輪深度調整,對市場的各類主體而言都是刻骨銘心的。盡管如此,行業改革大勢、政策環境、市場機遇等也描繪出了保險業未來美好的發展藍圖。11月21日,在“第十屆中國財經風雲榜·保險業戰略發展峰會”上,眾多保險精英們對此毫不懷疑。

  營銷變革大勢

  令人遺憾的是,人才隊伍不是向著人才的高端方向發展,而是往人才結構的低端發展

  來自保監會的數據顯示:10年來,全國保費收入年均增長18.7%,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新興保險大國,保險業在國內外金融保險市場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不斷提高。保險公司法人機構162家,比2002年增加123家﹔保險公司總資產達到6.9萬億元,是2002年的10倍。

  這是過去十年的輝煌,但對於當前所面臨的問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王穩便直言,最大的沖擊是投資問題,另一方面則是深層次的制度研究,即多年來的營銷體制的變革,這需要一個艱難的轉型過程。

  “實際上,大家並沒有預料到保險業特別是壽險業的發展會進行這麼深度的調整,因為壽險業的增長與GDP的增長有一個彈性,一般來講,GDP增長10%,壽險業會增長大約20%,目前中國經濟增長雖然也在調整,但中國經濟增速仍然保持一個很好的狀態,壽險業最近一段時間,特別是有些公司調整的幅度比較大,甚至出現了負增長。這其中也是因為用了一些猛藥,比如營銷體制的轉型、銀保制度的調整等。明年肯定還是要繼續轉型,要在渠道方面進行創新和變革,調整得越快會越好。”王穩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分析說。

  中國保監會保險中介監管部副主任趙慶?在當日的峰會上指出,目前保險營銷隊伍已達370萬人,這支隊伍的保費貢獻相當大,但產能卻在逐年下降,結構也在發生變化,令人遺憾的是,其不是向著人才的高端方向發展,而是往人才結構的低端發展。此外,保險代理機構數量繁多,經營不規范,風險管控能力弱,服務能力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一批小、散、亂、差的代理機構急需向專業化、規模化轉型。

  據其介紹,未來監管部門將按照“營銷隊伍職業化、兼業代理專業化、專業代理規模化”來推進保險中介市場的持續發展。這其中,首先就是要積極穩妥推進營銷體制改革,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改變保險營銷管理粗放、隊伍不穩、數量不高的現狀,提升隊伍素質。用5年左右的時間,使新模式、新渠道的市場比重有較大幅度提升。用更長一段時間構成基本保障健全、合法合規、渠道多元、充滿活力的保險營銷新體制,造就一支品行良好、素質較高、可持續發展的營銷隊伍。

  “下一步,監管部門將引導資本實力強的保險代理公司積極開展壽險業務,變革保險營銷體制改革,與整個保險市場結構相匹配。同時,支持代理公司兼並重組,上市融資,集團化發展,在集團內部形成資源互補,提升經營服務能力。”趙慶?說。據其介紹,目前已有2家保險中介集團成立,還有一些也正在申請中。

  把握政策機遇

  可以說,大病保險新政策是真正讓保險行業走上了更高的歷史舞台,或者是擁有了一個更高的行業地位

  在11月21日的峰會上,與會業內人士熱議今年8月底國家發改委、衛生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民政部、中國保監會聯合推出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新政策。

  “這個大病保險,我認為意義並不在於六部委出台文件帶給我們多少保費的增長和利潤,而是應該看到,大病保險至少提供了壽險行業真正參與到社會管理、參與到一個居民生老病死的機會,我覺得這是對行業意義非常深遠的,它不僅是帶來了一點的保費。所以,這其實是保險行業在更高和上層建筑上解決的一個問題。保險在國民經濟和在這個國家中,對人民到底要做什麼?要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可以說,大病保險新政策是真正讓保險行業走上了更高的歷史舞台,或者是擁有了一個更高的行業地位。”光大永明人壽董事會秘書李高峰表示。

  據本報記者了解,2011年,光大永明人壽參與了天津市基本醫療保險意外傷害附加保險制度的研究課題(以下簡稱“天津醫保意外險”)並付諸實施承接了針對城鎮職工的業務。該險種保障人群為天津市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人員,共近800萬人。參保人每人每年15元保費,從城鎮職工大額醫療費救助基金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貼中籌集,個人不再交費。

  峰會間隙,李高峰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透露稱,他們目前已開始跟天津市政府在溝通關於承接大病醫保的事宜,會在原有意外險的基礎上增加一些保障。

  在王穩看來,大病保險新政無論對我國保險市場的發展還是中國醫保體系的改革都將產生巨大影響。針對有聲音認為“保險公司參與醫保,會使醫保資金流失”,王穩對此並不認同,他更引述馬克思《資本論》中的一段話稱:專業化的分工,政府和企業的分工,政府做自己的事情,企業做自己的事情,這是一切經濟學概念的概念。

  目前,各地的試點方案差別較大,模式多樣,由於是自負盈虧,保險公司也對此有所顧慮。合眾人壽市場部總經理高軍便呼吁,“城鄉居民大病保險這個事,最好能先出一個標准,國家定一個比例,以后要參與,你做得了就跟進,做不了就做不了。”

  俯視“走出去”大潮

  國有企業今年在海外的投資金額可能會超過1000億美元,但這些海外資產擁有保險保障的比例卻是個位數,大量的國有資產在海外處在“裸奔”狀態

  就外資保險公司而言,這一年,外資產險顯然獲得了政策的垂青。交強險正式對外資保險公司開放,成為一大利好。

  美亞財險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於璐巍在前述峰會間隙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關於交強險,他們還處於學習、借鑒和准備的階段。未來車險業務將是重中之重,此外,他們還將更多服務於中國企業“走出去”,以及在中小企業領域深度開發。

  “曾有一位商務部領導給我們介紹過一個數字,中國180多家副部級的國有企業現在在海外的資產比例是13%,在‘十二五’期間,中央鼓勵這些企業將這一比例從13%提高到50%。還有一個數字令我比較震驚,國有企業今年在海外的投資金額可能會超過1000億美元,但這些海外資產擁有保險保障的比例卻是個位數,大量的國有資產在海外處在‘裸奔’狀態。從全球的保險市場上獲得的補償和我們面臨的風險相比可以說是微不足道。”於璐巍說。

  以華為為例,其在海外屬於華為的員工超過10萬人,於璐巍認為,這其中存在巨大的保險需求,但還沒有中國保險企業能夠給它在50多個國家和市場提供比較全面的風險解決方案。而關於中國保險公司自身為何難以“走出去”,普遍認為的原因是:需先練內功、對國際市場不熟悉、缺少一個在全球市場能給股東帶來價值的管理團隊等。

  “我有一個突出的感受,如果我們去海外市場開疆拓土,確實需要一批懂得國際市場,有國際市場開拓能力的人才。如果我們保險企業的管理者們已經有這樣的雄心壯志,去把自己的企業發展成不光是國家級、地區級的,而是世界級的企業,我們一定也要努力嘗試,在全球這樣一個賽場,和世界頂尖的保險公司和金融公司同台競技,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一定會有保險界的華為和聯想出現。”於璐巍說。

(責任編輯:值班編輯、李海霞)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