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是否擺脫養老保險困境是事業單位改革實質--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專家:是否擺脫養老保險困境是事業單位改革實質

陳元 姜春媛

2012年12月11日14:13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從江蘇常州12名碩士當城管沿街巡查,到哈爾濱事業編制環衛崗位引來上萬人競聘,有關“編制”的話題近來屢屢引起熱議。11月27日,新華網“熱點冷眼”欄目播發《要事業,還是要編制?》系列報道,引發輿論深度關注當前的就業環境和部分年輕人的“編制糾結症”。在日前舉行的2012年中國管理科學高層論壇上,新華網記者獨家採訪了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勞動科學教育分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曾湘泉,就年輕人的“編制情結”心態和事業單位改革進程等話題作了進一步討論。

  “編制情結”由來已久

  新華網記者:哈爾濱首次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的事業單位編制環衛工中,457個招聘崗位引來了11539名報名者,其中還有29名碩士生。有人評價說,這些考生考的不是環衛工,而是編制。您怎麼看待這種現象?

  曾湘泉:大學生爭相考編制內的環衛工,有許多人表示不理解。但我認為這其實沒什麼。十年前,一則北大畢業生賣豬肉的新聞不也同樣引起廣泛熱議嗎?這類事件之所以被關注,根源還是一些人有“大學畢業就應當干部”的慣性思維。

  在今天的社會環境下,引入高學歷者進入環衛工隊伍對於提高公共服務隊伍的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務質量是有益處的。當然,在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對體制內的工作趨之若?,反映了部分大學生存在“求穩”心態。要解決這樣一種狀況,從客觀上講,國家應繼續積極推進編制改革和事業單位改革,減少甚至消除體制內外差異﹔另一方面,也應該大力扶持和發展中小企業,提高中小企業的抗風險能力,縮小差距,也就等於提高了他們的福利待遇,增加他們留住人才的能力。作為就業主體的大學生本身更應提高自己的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

  事業單位改革不是簡單的“減員縮編”

  新華網記者:在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過程中,有觀點認為,真正能清理規范的事業單位有限,人員僅佔一成左右,其他都是不能清理的,對此您怎麼看?

  曾湘泉:這個觀點我也注意到了,我認為,關於事業單位改革這一問題,不能籠統的通過數字來衡量。

  我們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過程,並不僅是縮編、裁員的過程。應杜絕“事業單位改革就是單純裁員”這種“一刀切”的想法。我們知道,事業單位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事業單位的公共服務質量,公共服務雖不等於市場化的服務,但同樣存在效率問題,優化結構可以更好地服務社會。從這個意義上講,改革也是一個公共服務能力綜合提升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也不是簡單的通過崗位縮減、裁員就能解決的。

  學校、醫療是公共服務的重要代表。舉個簡單的例子講,為什麼現在許多家長無論如何都要自己的孩子去所謂“好”的小學,因為那些學校教學質量好、升學率高,如果通過改革能切實提高普通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教育服務水平,那麼,去哪個學校的區別也就不是那麼大了。從這個意義上講,公共服務改革的問題不是人員多和少,而是能力和效率大幅度提升的問題。

  事業單位改革面臨三大挑戰

  新華網記者:您認為,判斷事業單位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是什麼?當前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曾湘泉:判斷事業單位改革是否成功有三大關鍵因素。第一是要看否建立了具有自我約束和激勵機制的現代法人治理結構﹔第二要看是否建立了規范化和科學化的現代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第三,也是最實質的一點,就是要看否成功地擺脫了社會保障特別是養老保險的困境。

  就目前而言,是否成功地擺脫了社會保障特別是社會養老保險的困境,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事業單位改革面臨的最大挑戰,也是現在改革的實質,養老保險的資金來源就是其中的重要問題。長期以來,養老“雙軌制”廣受社會詬病,現在出現了可喜的跡象,有些地方在探索的社會養老加職業年金的方式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思路。

  總之,我們在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進程中,需要在完善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參加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等社會保險政策的同時,逐步建立起獨立於單位之外、資金來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層次、管理服務社會化的社會保險體系。

  新華網記者:從事公益服務事業單位的改革被認為是改革中的難點,對此您有何建議?

  曾湘泉:《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在清理規范基礎上,按照社會功能將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這其中最應注意的問題是所謂“中間層面”,即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也就是現在講的公益一類和公益二類單位。這類單位的改革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是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重中之重。

  我認為,公益一類改革應該按規范的非營利組織的目標,適當引進競爭機制,提升效率,如可以建立社會評價機制﹔公益二類的改革,應更大程度上建立競爭壓力機制,允許社會開辦、兼並和擴充,也應當允許淘汰或死亡。比如高校教育,想培養出一流人才,應該讓大學競爭發展兼並,甚至淘汰。  新華網記者 陳元 姜春媛

(責任編輯:喬雪峰、聶叢笑)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