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8日電(財經頻道 李金磊)“2011年14省份養老金收不抵支”、“中國養老金儲備佔GDP的比例僅為2%”、“養老金雙軌制已到必須改革的時候”……在17日《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2》的發布式上,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等官員學者聚焦中國養老金問題,為養老金制度改革獻計獻策。
養老金現狀篇
2011年14省份養老金收不抵支 缺口達767億元
養老金缺口呈現出省級地區差異,《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2》顯示,2011年城鎮職工養老金收不抵支省份達14個,收支缺口達767億元,高於2010年。
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鄭秉文指出,養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數量越來越少,但是缺口規模越來越大。當期收不抵支的數量越來越少,2002年是29個省份,2007年是19個,去年發展報告公布是15個(含新疆兵團),今年是14個(含新疆兵團),盡管這樣,財政補貼越來越多,從2002年450億到去年的2200億,負債的省份雖然越來越少,但是負債額卻越來越大了,在2002年的時候才400億,現在是700-800億。
2011年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結余幾乎為零
養老金結余同樣不同樂觀,報告顯示,雖然2011年當期結余高達4130億元,但如果剔除高達2272億元的財政補貼,再剔除由擴大覆蓋面導致的“補繳”1511億元,當年的收支余額僅為347億元,如果再剔除“預繳”和“清理歷史欠費”等因素,2011年當期幾乎沒有余額。
報告指出,這說明養老保險制度的正常繳費收入與支出基本相等,當期的財務可持續能力與28%的繳費率相比很不匹配。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也表示,2011年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期結余是4130億,剔除財政補貼和非正常繳費之后幾乎等於零了,這說明制度的財務可續性存在巨大的風險。
戴相龍:中國養老金儲備佔GDP比例僅為2%
中國養老金儲備佔GDP比例較低,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在演講中表示,養老金儲備佔GDP的比例最高的是挪威,為83%左右,日本是25%,美國是15%,中國隻佔到GDP的2%。
“我們國家GDP去年是47萬億,如果今年增長7.7%,那就是超過50萬億了,但是我們只是兩三萬億的養老金積累”,戴相龍表示,“要告訴大家,我們有缺口,我們有辦法,我們能平衡,中國人的社會保障事業不會降低,而是會提高”。
養老金建議篇
人社部官員:養老金雙軌制已到必須改革的時候
對於飽受爭議的養老金雙軌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表示,要積極探索和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雙軌制所導致的待遇差距過大問題已經到了必須要高度重視和採取必要措施解決的時候了。
金維剛指出,要積極探索和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特別是要採取有效的措施推進五省市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這個試點方案在2008年的時候國務院已經出台,五個省市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省市出台正式實施方案,這種情況在我們國家改革歷史上也是罕見的,也反映了這個問題難度很大。這需要通過採取相應的一些政策措施推動地方試點,逐步實行統一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從根本上解決雙軌制導致的養老金待遇上社會不公平問題。”
戴相龍:建議加大國有資產劃撥力度
如何應對養老金缺口?戴相龍建議,要加大國有資產劃撥力度,擴大全國社會保障儲備資金,應對人口老齡化造成的缺口。他指出,應該制度化,分成制,建議中央企業上交利潤的20%劃撥到社保基金。
戴相龍表示,目前,社會保障基金一共32000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有兩萬多億,這筆龐大的資金該如何管理?按照以前的規定,隻能存在銀行,隻能買國債,十年的回報率低於通貨膨脹率。他提出建議,加快建立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運營機制制度,確保基金保值增值。他同時建議,要改進對國內社保資金投資運營的監督管理,可以設立專業的監督管理部門。
証監會副主席:建立多層次養老資金來源渠道
怎樣才能使養老金實現保值增值?中國証監會副主席劉新華表示,我國養老保險資金管理分散,運營效率不高,保值增值的壓力很大,進一步完善養老保險保障體系的建設仍然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很重要的任務。
劉新華建議,提前籌劃建立穩定、可靠、多層次的養老資金來源渠道,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包括發行債券、劃轉土地出讓金,以及劃撥上市公司國有股權,以及金融機構的股權等多種方式來籌措資金,使得我們的養老保証基金的規模不斷擴大。